你穿的衣服,往往暗示著你的“命運”,希望你不是第三種類型
人活在社會裡,衣服從來就不只是用來遮羞的布料。
特別是中年人,穿什麼就像明晃晃地掛出一張「名片」。
隨便走進個會場,別管什麼品味,先是西裝革履還是大褲衩一眼就能分辨個三六九等。
社會就是這麼現實,場合、職業,甚至你混的圈子,都能透過那身行頭被人一眼看穿。
穿得講究點,別人看你多三分臉面;要是隨意得像居家服散步,怕是連搭話的興致都沒。
咱們總是想著做自己,但在這社會,衣服有時候比嘴巴還管用。
01
過度節儉的朋友。
有些人啊,活得像個被囤貨上身的機器,什麼都捨不得用,捨不得丟。
衣櫃裡翻出來的衣服,款式堪比上世紀的考古展,穿到破洞再補補、縫縫,非要穿到實在撐不住才「放行」。
有位熟人更是經典,生活裡啥都是「撿便宜」的至上追求——去哪裡吃飯,先看有沒有折扣,想要個新東西也非要等到雙十一打折。
這種過日子的方式,看似省錢,實則啥樂趣都被鎖死了。
總是抱著「再撐一撐」的心態,看似聰明,實際上是個把生活的顏色都過濾掉的「節儉囚徒」。
這樣一來,好多新的體驗都得不到,最後真成了「守財奴」的活教材。
02
花很多錢,到衣服上,遠遠超過自己的收入水準。
話說回來,也有人跟過度節儉正好相反,什麼都要買最貴的,生怕被別人小瞧,面子上光鮮亮麗,裡子卻空空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