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歲男子欲跳橋輕生,背後真相扎心了:父母這個行為,可能毀了孩子一生

50歲男子欲跳橋輕生,背後真相扎心了:父母這個行為,可能毀了孩子一生
value101 2023-05-23 檢舉

 

小姨聽完就發火了:“你懂什麼?你懂學習就不會那麼差了!非要跟同學一起玩嗎,自己不能玩嗎,畫畫有什麼好?弄得臟死了!女孩子學舞蹈,以後身材好!”

“就知道說了也沒用!”妹妹哭著進了房間。

最後經過勸說,二人達成協議,小姨給妹妹一次機會安排自己的生活,如果成績提升,那么妹妹就“勝利”了。

後來我了解到,妹妹的成績真的有所提升,學了畫畫之後人也自信了很多,變得開朗起來,就連小姨也跟著陽光了很多。

孩子的意見能被父母尊重,真好。

 

生活有中有太多這樣的父母,他們強勢,總是要孩子按照他們的標準來思考、做事,孩子若是在外受了一點委屈,父母便要無限放大,親自出頭。

這樣的孩子美其名曰“聽話”,可更多的,是怯懦。

因為他們發聲無門,他們無地傾訴,只能乖乖就範。

 

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作“控制型教養方式”。

通常實施這類教育方式的父母,會對子女進行“情感勒索”,以愛之名,要求子女聽話、順從。

他們會總結自己的人生規律,然後強行安裝在子女的人生里,這是他們與子女交流的方式之一。

 

可父母越是想為孩子舖路,孩子就越不知道如何走好自己的路,最後只能導致雙方崩潰。

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說:“家庭關係緊張、父母專制、不尊重孩子的人格、不講民主等因素,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人生。”

不要去做“直升機父母”,每天盤旋在孩子的頭頂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,把空間還給孩子,他們才能自由自在地探索,從而飛得更高。

 

抓大放小,才是教育良策

黃多多在《爸爸去哪兒》中一向以乖孩子形象示人。

節目播出幾年後,她打了耳洞,13歲的時候染了一頭黃發出現在社交平台,黃多多似乎就變成了一個“壞孩子”。

“才十幾歲就染頭髮,肯定學壞了,早戀了吧。”

“黃磊和孫莉都不管管嗎?也不怕把孩子慣壞。”

這些都還好。

 

前段時間,多多在社交賬號上發布了自己做飯的視頻,視頻裡穿了一件藍色低領的衣服。

網友們又坐不住了,說她穿著暴露,過於成熟,甚至還有一些侮辱性的話。

但在黃磊和孫莉眼裡,多多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,而她穿衣打扮的“問題”,在他們看來,都不是問題。

黃磊曾說:“她不屬於我,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,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,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。”

家庭教育中,確實應該給孩子相應的自由。

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,在生活細節上能放手,照顧好孩子的心理,就是最好的教育。

 

伊能靜的兒子也經常因為穿著打扮遭人詬病。

他會化濃妝,穿很美豔的服裝,帶上假髮拍照發布。

伊能靜面對這些,沒有感到任何不堪,反而力挺兒子。

她說:“很抱歉因為父母的職業給他帶來這麼多關注,但我非常尊重他,

他的每一面我都很愛,他應該是特立獨行的,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是特立獨行的,他沒有錯,做他自己就好。”

 

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指明燈,但也要保持邊界感,讓他們有屬於自己的空間。

幫孩子樹立獨立人格,建立正確的三觀,其他方面,就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吧。

抓大放小,才是教育良策。

 

“比起費力修剪每一根枝丫,更重要的是保證這棵樹的根基和主幹的成長。”

真正的愛,是理解,是尊重,是接納,而不是在細枝末節上強迫他們改變。

只有給孩子充分的愛,他才能夠接受自己,尊重自己,勇敢地去擁抱自己的人生。

健康、樂觀、積極、正直。

這就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們最好的禮物。

 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