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,都是生命的攝影師(深度好文)

行走半生,深知浮華易逝,慾望亂心;唯有清心減欲,刪繁就簡,才能時刻保持清醒。
人生下半場,不妨適當做減法,該扔則扔,該少則少,給內心留白,美好自會填補。
亂時聚焦
研究表明,現代社會中人們平均每3分鐘就會受到一次干擾,而重新進入專注狀態則需要25分鐘。
專注力逐漸成為當下稀缺的能力,而各類社交平台的推送機制更是讓人僅有的專注支離破碎。
人與人之間,智力差距不大,但一個人的專注程度卻對人生影響深遠。
黛比·弗爾慈是一名家庭主婦,面對日益拮据的生活,她計劃開一家餅乾店。
她最拿手的就是現烤軟餅乾,家人朋友都對她的手藝贊不絕口。
但當聽到她要創業開店時,身邊經商的朋友、行家都直搖頭,更是將種種困難擺到她面前,勸她放棄。
黛比不死心,然而家人的話又讓她心涼了一大半:
“你每天去賣現烤軟餅乾太辛苦了,還不一定賺到錢。
“把積蓄拿去開店太冒險了,一旦血本無歸怎麼辦!”
黛比沒有料到,幾乎所有人都站在了她的對立面。
面對大家的質疑與反對,黛比深陷沉思,心亂如麻。
一番掙扎後,她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和規劃,再三權衡利弊,她決定屏蔽所有聲音,聚焦自己的目標。
就這樣,黛比開了第一家現烤軟餅乾店,並全身心投入到經營中。
在當時大家多傾向於脆餅乾,所以不出意外,開業第一天幾乎無人問津。
此時反對的聲音更大,不少人勸黛比及時止損。
面對種種壓力,黛比不為所動,依舊專注經營,尋找策略。
隨後,她用免費試吃的方法吸引顧客,在交流中拉近彼此的距離,長此以往,門店的回頭客慢慢多了起來。
後來,生意越來越好,她接二連三地開了連鎖店,員工被授權去經營門店,她自己則專注於餅乾的質量管理。
現在,她的餅乾店遍布世界1400多個城市,她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“現烤軟餅乾”店的創辦人。
黛比的成功得益於她的專注,可並非所有人都能如她一般做到亂時聚焦。
很認可陳丹青說的一句話:
“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和行動比嚴重失調的時代,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聰明,也比任何時候都輕飄。”
面對遍地風口的時代,有人聚焦目標、深耕自己,有人左顧右盼、搖擺不定。
眼花繚亂時,聚焦一件事做到極致,遠勝於把一萬件事做得平庸。
人生一大清醒便是,撥開迷霧、堅守內心。
專注到極致,世界都會為你讓路。
有人說,人生如攝影,無非時間長短之別。
世間萬物,再靈動也只有幾百分之一秒的快門時間。
但人生厚重,要想拍出萬分之一的美,就要苦練人生的“攝影之道”:
暗時,為自己打光,注入希望;
雜時,給生活降噪,屏蔽干擾;
亂時,讓內心聚焦,深耕能力。
世間風景如畫,願你我倩影獨立,在燈火闌珊處留下最美的印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