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起訴離婚之後,我才發現前夫竟是個億萬富翁”

“她幾點鐘起來?”
“五點吧,她得先洗衣服、打掃衛生再做飯,必須早起。”
“那你們家孩子誰帶?”
“我老婆啊,她又沒工作。”
“那你家家務活是誰做?”
“當然還是我老婆啊,她又沒工作。”
這段對話結束,眾人都沉默了一會,許華開口道:
“一個鐘點工就算3000元一個月,育兒嫂4000元一個月,那這樣算,嫂子不算沒有工作。”
是啊,全職太太怎麼就不算是工作呢?
需要明確的一點是,男人不是在養“全職太太”,他們只是分工不同。
作為女性,在婚姻中總是需要比男性考慮得更多。
聽過這樣一句話:
“哪怕沒有出軌背叛,普通女性的婚姻也是一場負重前行。”
雖然名為全職太太,但這份“全職”似乎卻從來不被人認可,也沒有人會把這視為職業經歷的一部分。
曾經看過一部法國電影《全職》。
影片剛開始有一些“驚悚”,因為在開頭是長達一分鐘的奇怪聲音,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部恐怖片?
但其實並不,這是一位累極了的媽媽的呼嚕聲。
凌晨,天還沒亮,女主朱莉就必須馬上起床。
她一邊叫醒孩子,一邊迅速地完成穿衣、洗漱、做早飯等任務。
在這期間,她還需要和孩子們聊聊天,還要準備自己中午的午餐。
母子三人出門後,她將孩子送到鄰居家請求人家照看,便開始一路狂奔,她必須得趕上那趟城際高鐵,才能按時到達工作地點。
這不是急診室,不是戰場,這只是一個單親母親普通的早晨,而這樣的早晨她無數次重複著。
如果朱莉的工作是辦公室白領,那麼準時打卡後還能有喘息的餘地。
但不幸的是,她的工作是在一個五星級酒店當服務員領班。
有時候女兒會問她,什麼時候可以帶他們去遊樂園,朱莉只能裝作沒聽見。
對於朱莉來說,她的每一點快樂都如同偷來的,短暫,卻充滿負罪感。
現在來看,朱莉的一天像極了一場跑酷遊戲,稍不注意就摔倒在地,甚至沒有重來的機會。
其實,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,都會面臨同樣的兩難境地,事業和家庭是無法完美地兼顧好的。
如果你選擇做職場女性,就會有人說:“你不顧家庭,是個糟糕的母親。”
如果你選擇做全職太太,又會有人說:“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,這不算是一份職業。”
事實卻是,因為努力工作,我才有了選擇的權利。
所以,這兩個身份並不矛盾。
我們不應該被各種身份標籤所定義,從而迷失了最真實的自己。
女性的價值在於做自己才能無所畏懼
之前看了一段劉敏濤的專訪。
劉敏濤之前在婚姻裡做了7年的全職太太,現在回頭看,她覺得全職太太這個角色真的很辛苦,更是“心”苦。
她坦言:
“在做全職太太的這幾年,我覺得自己的心裡很苦,因為那時我感覺自己失去了自我。”
是啊,每一個全職太太都需要將整個家庭維持高效運轉的狀態,而這就需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。
但即使是這樣,最後達到的效果可能還是不盡如人意。
所以對此,劉敏濤是支持女性去工作的。
在她看來,所謂的價值,也許並不在於它的價值究竟有多少,而是在於有事可做。
女人要懂得給自己留有餘地,留有退路 。
在生活裡,有些東西確實可以依仗別人,但有些東西只能靠你自己。
在人生的這趟旅程中,你的行李箱裡不僅需要攜帶父母的疼愛、伴侶的支持和子女的寄託,一定還要帶上獨立的勇氣。
新媒體作者艾小羊曾說過:
“這個世界,從來不會因為你是女人而對你優待,只有你不斷強大,世界才能慢慢柔軟。”
還要記住,不管在任何時候,女性都要愛自己。
“別人喜歡你很重要,自己喜歡自己也很重要,如果不能兩全,那就選擇自己喜歡自己。”
我們只有先認清自己並找到自己的道路,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