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不是潘金蓮》:人這輩子,和誰過不去,都是和自己過不去

著名文學家李敬澤,評價劉震云:
“他的小說是真正中國人的故事,小說裡有中國人根性、最深的生命經驗和情感。”
尤其是,這本著作《我不是潘金蓮》。
一場因假離婚引發的“鬧劇”,在劉震云的筆下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這本書出版後,不僅被馮小剛改編成電影,獲得了國際電影大獎,還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球發行。
小說裡,主人公李雪蓮為了證明自己是假離婚,挖空心思打官司,最終白白耽誤了一生。
然而,釀成這場悲劇的,不是別人,而是她自己。
這二十年來,她明明可以開始新生活,卻不願放下;明明鬥得身心俱疲,卻不肯罷休。
說到底,人這輩子,很多不痛快都是自找的。
1
和人性過不去,失落的是自己
故事開始時,李雪蓮二十出頭,和丈夫秦玉河過著幸福的生活。
沒想到,他們安穩的小日子竟被一個突如其來的“驚喜”徹底攪亂。
原來,李雪蓮不小心有了二胎。
但當時政策不允許。
為了保住丈夫的鐵飯碗,兩人不得不狠下心把孩子打掉。
到了手術台,李雪蓮卻忽然想到一個鬼點子:假離婚。
她匆忙趕回家,把這個主意告訴了丈夫。
丈夫一聽,痛快地答應了。
她盤算著,只要等孩子生下來再复婚,他們就既能保住鐵飯碗,也能過上兒女雙全的好日子
誰料,等她生下孩子後,前夫早已拋棄她,轉身娶了別人。
李雪蓮十分委屈,氣得渾身顫抖,找上門去。
一見前夫,李雪蓮就一手揪住他的衣領,一邊扯著嗓子怒斥他背信棄義。
當初說好的是假離婚,說好的等生下孩子就复婚,怎能說變就變了呢?
自己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下了孩子,好不容易逃出鬼門關,轉眼間卻又被最愛的人踢進了地獄。
她悲痛欲絕,像個潑婦一樣,又哭又罵。
前夫卻推開她,冷漠說道:“離婚是真的。”
李雪蓮徹底怒了,朝前夫吼罵:“行,不承認是假離婚,這輩子你別想好過了。”
看著原先重情重義的前夫變得薄情寡義,李雪蓮暗下決心,她非得出這口惡氣不可。
她將前夫告上了法庭,本以為自己能討回公道,但法院卻判定離婚是真的。
李雪蓮求助無門,走投無路的她,拼死攔下縣長的車,跪在地上哭訴自己的不幸。
她還頂著毒辣的太陽,舉著“冤”字,在政府門口靜坐了3天,期盼市長替自己主持公道。
結果,因擾亂社會秩序罪,她被關進拘留所七天。
毫無退路的李雪蓮,想找前夫和解。
前夫非但毫無收斂和愧疚之意,反而當眾指著她的鼻子,說她婚前就不是處女,是當代“潘金蓮”。
李雪蓮眼睜睜地看著這個男人,當著所有人的面,撕開她的閨房秘事。
她又羞又惱,恨不得立馬找條縫鑽進去。
原本朝夕相處,說好要保護自己一輩子的男人,如今怎麼會變得如此歹毒?
在這涼薄的世間,沒有什麼比人性更反复無常,更深不可測了。
現實中的我們,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無奈。
無條件相信人性,毫無保留地交付真心,袒露軟肋。
他人卻為了自己的慾望,利用你的軟肋,對你射毒箭。
馬斯洛說:
“為了避免對人性失望,我們必須首先放棄對人性的幻想。”
生命是流動的,人心善變,人性不變。
在利益面前,海誓山盟不過是浮雲,為了一己私慾,人會張開凶狠的獠牙。
不要試圖觸探人性,皮囊之下的小心思,只會令人寒心;
不要妄圖抵抗人性,它狠起來比蛇惡毒,隨時將人吞沒。
人性的幽暗面經不起任何敲打,和人性較量,就是和自己過不去。
2
和世俗過不去,折磨的是自己
李雪蓮自打被說成是“潘金蓮”後,整個人又頹下去一截。
她想不通,明明說的是假離婚,怎麼扯出了那件往事。
新婚那夜,兩人同房時,前夫驚覺她不是處女,在刨根問底下她才紅著臉告訴前夫實情。
想到這裡,一股巨大的恐懼朝李雪蓮襲來。
原本她就因假離婚鬧出不少笑話,“潘金蓮”這事要是傳開了,周圍的人不得炸開鍋。
到那時,別人肯定認為是她先紅杏出牆才離的婚,那她這輩子就徹底毀了。
李雪蓮越想越憋屈,後悔與憤怒不斷從她心中噴湧而出,她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。
可在當地告狀又四處碰壁,她索性把心一橫,直接去北京上訪。
到了北京後,李雪蓮向領導訴說自己的遭遇,還狀告了那些“不作為”的官員。
不想,領導只是將涉事的官員免職,對她的事情卻不了了之。
李雪蓮誓死要摘下“潘金蓮”這頂帽子,替自己討回公道。
往後的日子裡,她一心撲在告狀上。
每年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,她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在北京。
當地政府卻懼怕她去北京惹事,對她嚴防死守,讓她根本沒有機會“伸冤”。
身邊的人也都對她議論紛紛,有人甚至以為她瘋了,遠遠看到她就躲開。
可她就是個認死理的人,外界越是對她指手畫腳,她越要自證清白;旁人越是勸她放棄,她越要抵抗到底。
李雪蓮非得打贏官司,向世人自證清白,才能讓“潘金蓮”這事翻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