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掉一個人,就是讓他“快餐化”

廢掉一個人,就是讓他“快餐化”
value101 2023-11-08 檢舉

常刷短影片、看爽文、瘋狂網購,卻很難靜下心學習、工作;

可以快速聽完一本講書稿,卻很難原速看完一本書;

付費學習,只為快速掌握一項技能,卻是花了錢,買了更多的焦慮。

當一個人追求「快餐化」的成果,試圖用速成的網路資訊緩解焦慮時,就會習慣於求助這些速成訊息,缺乏該有的思考,莽撞付出精力,最終一事無成。

就像網路上有句話說的:“思考力成了時代的稀缺品,注意力渙散成了時代病症 。你喜歡什麼,手機最清楚;你愛好什麼,算法就給你推送什麼。”

這些低密度、淺層次的東西最會迷惑大腦,讓人桎梏在「短平快」的快感中,消耗自己,而對那些稍有價值的思考卻望而卻步。

而真正的成功,往往離不開深思熟慮、一步一腳印地付出。

唯有不讓時間和注意力被「速食化」劫持,留一些「停機時間」給自己,養成深度思考、紮實前進的好習慣,才能真正成就。

 

成功的道路,一半不疾不徐,一半抓住機遇

畢淑敏說:“樹不可長得太快。一年生當柴,三年五年生當桌子,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為棟樑。”

是啊,葡萄酒的軟木塞,需要櫟樹經歷數次脫皮後,才能在它的質量足夠好時,發揮它的價值,製成軟木塞。

人生亦如此,須不疾不徐,經歷一次次脫皮換骨般的成長,方能在適當的時機,抓住機遇,成就自我。

往後,不妨試試這三點,緩緩“厚積”,而後“薄發”。

1.戒掉「短平快」的追求,深耕一項技能

有句話說得好:“讓人奮進的,從不是背後的鞭子、腳下的泥濘,而是心中的熱愛和遠方的燈塔。”

如果你總是焦慮、迷茫,不妨戒掉「短平快」的追求,找到自己的熱愛,讓熱愛的內在驅力敦促我們全心全意深耕一項技能。

如果你愛讀書,就放下手機,拿起書本,讓閱讀充實你的內心;

如果你愛跳舞,就選一個舞種,先學起來,再精進;

如果你愛烹飪,那就苦練廚藝,為愛的人呈現上最「香」的飯菜。

身懷一技,從不只是為了生存,更是我們推開新世界,發現新自我的窗口。

2.拆解目標,不疾不徐,走好每一步

俗話說:“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”

如果此刻的你,已經有自己的目標,千萬不要急著上道,不妨試著放慢腳步,規劃好要走的每一步。

因為,真正能走遠的人,計畫清晰,懂得從小目標開始,有效率地完成任務。

 

需要閱讀的書,要記得分類,分時間完成閱讀,才能讀得明白;

需要減的肥,不可操之過急,要做好每日的規劃,一步一步來。

千萬不要大快朵頤,也不要淺嚐輒止,更不要間歇性努力。

高手做事,總是細水長流,拆解目標,不疾不徐,走好每一步。

3.抓住機遇,定期複盤,慢慢精進

在往上爬的路上,我們不能只埋頭去抓住前方的機遇,還要記得回頭看的路。

就連亞馬遜的創辦人索羅斯,都習慣用寫日記的方式,將自己的每一個決策記錄下來,然後不斷地回看,再結合市場的演變情況,總結得失。

如此,他對許多決策都是穩操勝券。

面對機遇,我們不僅要抓住它,還要根據過去的經驗,避開過往掉進的坑,優化前進的路。

定期複盤,會讓我們少摔跟頭,少走彎路,從過往中汲取經驗,慢慢精進自己。

 

看過這樣一個寓言:

一群人急於趕路,卻有一人突然停了下來。

旁人不解,問:“為什麼不走了?”

這人笑道:“走得太快,靈魂落在了後面,我要等等它。”

海海人生,處處都有隨波逐流的身影,處處都有讓人「內捲」和「焦慮」的聲音。

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持續奔跑,才能走完全程,取得成績。

做事不急於一時,懂得適時停下來,才能夠更好地出發。

因為成功的路,從來不需要「速食化」的速成,但需要且行且看,保持自己的節奏

願你走出「短平快」的桎梏,不疾不徐,慢慢深耕,適時抓住機遇,贏得人生。

 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