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不要幫一個太閒的人

人生莫如閒,太閒反生惡業。
一個尋常的夜晚,65歲的陶老伯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。
陶老伯應聲開門,來人迅速衝進來,對著他連捅幾刀。
陶老伯來不及呼救,倒在了血泊中。
令人唏噓的是,要了陶老伯性命的不是別人,正是他多次幫助過的一位17歲少年。
之前,這名少年租住在陶老伯的房子,月租280。
看少年可憐,老伯索性免了他的房租,還曾藉錢讓他吃飯找工作。
後來少年去別的地方租房,整天好吃懶做,遊手好閒,因為沒錢付房租,被房東趕了出來。
不忍看少年淪落街頭,陶老伯又好心收留了他。
老伯的兒子稱,父親先前接到少年再次借錢的電話,可能是因為父親拒絕了,便懷恨在心。
加之見到陶老伯生活優越,每天釣魚收租,又心生憤世嫉俗。
於是向自己的恩人舉起了屠刀。
善良的老伯,沒等到受助者的感恩,反倒賠上了自己的性命。
這讓我想起知乎上曾有個提問:生活中什麼樣的人最不能幫上忙?
有個回答說:太閒的人。
因為在整天無所事事的人眼裡,別人的所得是不勞而獲,別人的幫助是理所當然。
幫一個閒人,搭上所有時間和精力也換不來感恩,甚至可能將自己拖入深淵。
01
作家李筱懿當年在報社實習時,有一次接聽熱線電話。
一位大媽打電話來,要給兒子相親。
李筱懿好心告訴大媽:我們這裡不是相親電話,阿姨你想給兒子找對象,我可以幫你介紹一個平台…
阿姨一聽來勁了,又追著問相關細節。
李筱懿都一一耐心解答了。
時間過了20多分鐘,大媽繼續在電話裡喋喋不休,李筱懿有點著急,就掛掉了大媽的電話。
不曾想這一舉動,竟惹惱了大媽。
大媽不依不饒,特地找到報社,跟領導投訴她。
更令她沒想到的是,領導者不分青紅皂白給她一數落。
她只好又賠笑又道歉,還送了大媽一年的免費報紙。
她覺得委屈不已,但領導後來開解她說:
“你的時間很重要,還是她的時間重要?一開始你就不應該多管閒事兒。”
生活中那些閒人,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和精力。
你耗時耗力幫他忙,他卻把時間花在搬弄是非上。
到頭來,你施出去的善意,變成了潑向自身的髒水。
導演王晶有位朋友李家祥,在金融風暴失業後,整天無所事事。
王晶見他生活窘迫,便好心在自己執導的警匪片中,幫他安排了一份後勤的工作。
後來他嫌後勤跑前跑後太辛苦,找到王晶要求給自己一份演員的工作。
考慮到他沒有表演經驗,王晶勸他:“表演你可能不在行,如果你覺得後勤不適合你,我可以給你重新安排。”
誰知,李家祥當著劇組全體人員的面,將王晶痛罵一頓:“你也知道後勤薪水低啊,這不是打發要飯的嗎?”
說罷,他揚長而去。
不僅如此,他還到處散播王晶的謠言,說王晶是個只認錢財不認朋友的勢利小人。
幫助閒人,是在和人性的陰暗面較量。
閒人的蠢事在於:
自己的時間不值錢,就認為別人的時間同樣不值錢,從來不懂得感恩。
閒人的惡在於:
一旦你給他幫助,哪天又滿足不了他的需求,他就在心裡記恨你、想方設法打擊報復你。
幫一個閒人,你永遠是輸家。
02
聽過一個「黑洞人」的概念。
如果某人一靠近你,就讓你陷入疲倦與內耗,這個人就是吸食你能量的「黑洞人」。
太閒的人,最不缺的就是煩惱。
長期跟這樣的人打交道,他們身上發生的糟心事、各種負能量都會傳染給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