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以後,這幾件事別再乾了,否則苦的是自己

收到弟弟們的回信,曾國藩陷入了深深的自責,開始反省自己。
自此以後,便立志要改掉「好為人師」的毛病,做個虛懷若谷的人。
聽過這樣一句話,極為認同:
“不要過分乾涉別人的生活,就算是真的為別人好,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。”
人生路上,每個人的路徑不同、需求不同,即使你真的為別人好,別人也不喜歡被說教。
中年以後,我們要明白真正為他人著想不是好為人師,因為你有限的經驗並不能支撐別人的一生。
倘若有能力,不如提供些許幫助給別人,克制「好為人師」的慾望,懂得謙遜。
無論什麼年紀都要保持一顆進步的心,如此才能更受他人尊敬。
來源:全景視覺
不要“心慈手軟”,救困扶危帶棱角
愛默生曾說:“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,不然就等於零。”
人至中年,吃過一些虧,受過一些罪,我們逐漸明白,如果善良失去了原則,就顯得愚昧無知。
因為這個世界並非所有人都懂得感恩,心存善良是好事,但是一定要帶點鋒芒。
網友@海蒂分享過一次因心軟受傷的經驗。
海蒂原本是一家企業的中階領導,拿著高薪,前途可謂光明。
她是公司供應鏈的負責人,直接與銷售對接,工作一旦出現錯誤,會對公司造成巨大損失。
有一次,海蒂部門的員工錯把一件東西的成本少計算了幾十塊,導致售價降低,公司損失了不少。
事後,部門總監追查此事,這位員工便找到海蒂,向她訴說著家庭的困難:
「家中公婆常年需要吃藥,孩子需要上學,丈夫因為公司效益不好只能拿個底薪。”
海蒂一聽到員工的情況,心生憐憫,覺得這位員工挺不容易,便向總監解釋說失誤是自己造成的,把責任全部扛了下來,同時做好了被扣除獎金的準備。
就這樣,這位員工在海蒂的庇護下並未受到懲罰。
之後,這名員工又以家中有經濟困難、工作任務繁重等理由向海蒂申請加薪,海蒂再一次心軟,在總監面前推薦了這名員工。
海蒂以為上次的失誤扣點錢就算過去了,誰知道幾個月後老闆得知了此事,下令嚴查。
海蒂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後果,便找到這位員工希望她能夠主動解釋清楚此事,海蒂也表示自己作為中階領導也不會袖手旁觀。
誰知,這名員工非但沒有對自己的工作失誤心生愧疚,反而倒打一耙,一口咬定自己沒問題,是海蒂造成的錯誤。
有句話說得特別有道理:“善良永遠是雙向奔赴的。”
就如馬裡奧普佐在《教父》中寫的:
“沒有邊界的心軟,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;毫無原則的仁慈,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。”
人到中年,我們應該懂得善良需要有底線,善良需要有鋒芒。
如若一味地“心慈手軟”,最終只會助長他人的貪婪,讓自己受傷。
對於別人的請求,該拒絕的就果斷拒絕,能幫助的可以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幫助,這才是對自己的負責。
來源:全景視覺
稻盛和夫說:“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,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,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,更為高尚。”
誠然,人生的確是一場修行的過程,步入中年,我們不再年輕,不再肆意妄為。
人生下半場,最重要的是要擁有清醒的頭腦和平穩的心態,少做這幾件事:
切忌好高騖遠,學著腳踏實地做事;
戒掉好為人師,懂得謙遜禮貌做人;
不要“心慈手軟”,幫助他人略帶棱角;
人生如此短暫,學會做個聰明的人,做該做的事,慎做不該做的事,願我們都能越活越明白,共同奔赴更美好的生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