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有這四種思維,看看你有哪一種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有這四種思維,看看你有哪一種
value101 2023-11-13 檢舉

聽過這樣一句話:決定你能站多高、走多遠的,是你的思考。

誠然如此。

面對同樣的困境,有人能絕地反轉,有人卻從此萎靡,這背後的本質,就是思維的差異。

想掙脫逆境,破繭重生,試著修練好以下這四種思維。

 

 

換軌思維

2022年北京冬奧會,徐夢桃站在了最高領獎台上,贏得了女子空中技巧冠軍,也實現了個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全滿貫。

人們十分欽佩這個滑雪女孩,但並不清楚她這一路的艱辛。

其實,滑雪並非她最初的選擇。

徐夢桃小時候身體柔軟度很好,於是她的父親將4歲的徐夢桃送進了體操訓練班。

4年後,她憑藉著良好的身體素質與自己的努力成功進入省級體操隊。

這之後,她的勢頭更是不可阻擋。

2002年,12歲的徐夢桃在省級運動會中取得了3金2銀1銅的好成績。

但隨著年齡增長,徐夢桃的身高突破了一公尺六,而這非常不利於她的體操事業。

即使努力練習,也很難有大突破。

沒想到,她獲得了自由式滑雪教練的青睞。

經過艱難的抉擇後,徐夢桃決定從頭再來,轉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計畫。

 

儘管是全新的領域,徐夢桃優秀的身體條件和多年來體操訓練的成果並未消失。

憑藉著這兩個優勢,她進步神速。

2007年,她就為中國隊贏得第一個世青賽該項目組的冠軍;

2009年,她在莫斯科又收穫了第一個世界盃冠軍,成為體育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。

《週易》中有寫:“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”

在已經進展至盡頭之時,唯有變化,才可能找到新的出路。

也只有在「放棄」後你才會發現,看似是窮途末路,但轉過身來又是柳暗花明。

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狠勁值得讚賞,可錯付的時間和精力不會回來。

相比一個人遍體鱗傷地堅持,敢於在事態僵化之時,順著命運,更換道路,或許能更輕易地掙脫困境。

 

利他思維

稻盛和夫說過:“利己則生,利他則久。”

只做看似利於自己的事,往往只能得到短期的好處。

有時不求回報的「利他」舉動,反而更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
電視劇《人生之路》中,巧珍進城務工,起初付阿婆不肯錄用她,且態度強硬,但是幾天試用期後,她接受了巧珍。

 

這個轉變,正是因為巧珍的「利他」舉動。

大多數保姆,都是拿多少錢辦多少事。

但巧珍和他們不同,她是真心站在阿婆的角度,事事替她考慮:

她會在阿婆午睡時,貼心地為她蓋上毛毯;

會特地為阿婆準備適合老年人吃的粗糧;

在得知阿婆晚上一個人住的時候,為了阿婆的安全考慮,提議讓她使用痰盂,明早自己再來收拾…

正是一個個細小的舉動打動了付阿婆,讓阿婆覺得她心眼好,最後錄用了她。

 

巧珍的真心相待換來了這次工作機會,也幫她漸漸在上海站穩了腳步。

發自內心的善意,既方便了別人,最終也惠及了自己。

巧珍的經驗和我單位的同事小徐非常相似。

小徐在單位的「口碑」非常好,就是因為她的「利他」思維。

她來單位第一件事,就是把地面清掃一遍,再把窗戶打開,讓走進辦公室的人十分舒適;

有人請她幫忙,只要在能力範圍內,她都盡力而為。

所以同事們一向很尊敬她,在她有需要之時,不少人也願意主動站出來幫助她。

作家劉迎軒曾說過:“生命是一種迴聲,你給對方最好的,別人也給你最好的。”

 

就我所見,任何人都不會和吝嗇於助人,只顧及自己的人交心。

而你為別人播灑下的善意,也終會化成為你遮風避雨的屋簷。

所以,請不要失去從小就有的善心,也不要低估他人的力量。

相信人情之真善美,多多助人,終能遇到貴人,終會成就自己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