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覺得父母很煩,不如試試這四種方法

如果覺得父母很煩,不如試試這四種方法
value101 2023-11-13 檢舉

「天天玩手機,眼睛都壞了…」

「你看看你,總是在外面吃,外面的東西哪有乾淨的,就不能自己做點嗎?”

印像中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已經固化,至少這樣固定模板的電話已經打了不計其數。

每到要過節,爸媽還會在電話裡額外試探性問一句:「這次放假,去哪呀?」「我還沒想好那…」其實心裡知道,他們想讓兒女回家。

有的時候說再多還是回不了家,於是就買一大堆禮物孝敬他們,讓禮物代自己贏得父母的歡心。

難得回家,弄不好最後結局卻是大家坐在一起各刷各的手機。

原來兒女與父母的距離,不是物理的,而是心裡的。

其實他們也許不需要禮物,也不是只待在一起,而是需要玩在一起。

如何才能達到彼此心裡的月台,完成親情的雙向奔赴哪?

分享4種親測有效的方法,讓陪伴不累,讓親情升溫。

 

01

拿出手機,用照片展示生活

話題僵化,往往因為彼此擁有的素材又少又舊。

最親的人,往往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,也缺乏刻意分享給家人的意識。

「遇事先拍照」的我們把一手素材貢獻給了朋友圈,連陌生人都知道我最近的情緒線索,父母卻要像破案一樣,才能了解兒女的蛛絲馬跡。

其實,擠出陪伴他們的時間可以有限,貢獻給他們我們日常的生活素材可以無限。

拿起手機,裡面就有豐富的寶藏。用照片重演生活的大事小情,看似浪費,卻是父母眼裡的珍珠時間。

“我找到了一家不錯的新店,裡面的XX最好吃,它裡面加了XX,有機會帶你們也嚐一嘗。”

「你看這張,我去跑馬拉鬆了, 沿途的風景特別美,還有好多人給加油鼓勁,這是我隊友,邊跑還能邊唱歌。”

“我們公司搞的團建活動,這個花籃就是我紮的。”

“我們高中同學會了,你看我的同桌變化了很多呀!”

生活,在不同世界以不同方式延展。

記錄,用鏡頭彌補語言的貧瘠簡單。

分享,讓發生突破時空的限制再生。

別出「新」材才是兒女真正的用心之處。

 

02

坐在客廳,分享爆笑短視頻

過去,一家人坐在電視前看一個節目,津津有味,或是一家人鬥智斗勇搶奪遙控使用權。

現在,一起看電視有些牽強,索然無味。手機、短影片成為老少咸宜的時代新寵兒。更神奇的是,他們竟能同時戳中人們千差萬別的興趣點。

“媽,你看這個博主,還原80年代生活方式,網友們說他除了生孩子,啥都會做。”

“哈哈,大驚小怪了吧,你姥除了這,生孩子也會。”

“媽看你那城市有一個美食up主,瘦瘦弱弱的,能吃一桌子甜點,厲害的很!”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