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被裁員現況曝光:工作怎麼選都是錯的,熬下去就對了

作者:洞見muye
哪有什麼勝利可言,撐住就是一切。
最近,看到雷鋒網發布的一則訊息。
一位阿里員工被裁後吐槽,以為35歲還能找到網路大廠,結果只能去小廠。
本以為小廠不加班,工作壓力會小很多,在心理上也算是一種彌補。
結果降薪40%進了小廠以後才發現,小廠比阿里還要卷,還要累。
有拼多多員工反駁說,相比拼多多每天工作12小時,阿里並不算卷。
一位拼多多員工爆料,他985本科畢業三年後進入拼多多,總包120萬,幾乎全年無休。
如今拿到了阿里的offer,P6級,總包65萬,降薪了,但有雙休。
要錢就沒有休息時間,要休息時間就意味著賺不到更多的錢,他很猶豫不知道該如何抉擇。
到這兒,你發現沒有,這世間真的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。
無論你怎麼選都有遺憾。
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,每一份工作都充滿壓力和挑戰。你唯一能做的,就是在選擇一份工作後,先做好,然後再撐下去。
01
著名媒體人王立志講過他朋友張曉波的故事。
張曉波大學畢業後,在第一家公司從職場小白成長為專案經理。
領導對他寄予厚望,有意栽培他,不斷給他施壓,這讓張曉波有些吃不消。
最關鍵的是,任務越來越重,薪資的漲幅卻微乎其微。
張曉波心裡不快,遞交了離職申請。
儘管領導和HR極力挽留,張曉波還是去意已決。
到了新公司不久,他發現公司有好多奇葩制度,例如沒有午休時間,上班期間手機要統一上交,每天上班如坐牢。
堅持半年後,張曉波又離職去了一家彈性度比較高的網路公司。
但沒多久,他又覺得這家企業的中高層都是一群年輕人,被比自己年紀小的人領導心裡不舒服,又萌生了離職的念頭。
當工作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時,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換工作。
可換工作,情況真的會變好嗎?
現實就是,工作上遇到的99%問題,都無法靠辭職來解決。
每個人在面臨壓力、遭遇挫折、受到委屈的時候,不只一次地質疑:
是入錯了行業,進錯公司,選錯了工作?
實際上,工作怎麼選都是錯的。
每份工作或多或少,都有讓你不稱心的地方。
可能是高強度的壓力,可能是收入不高,也可能是複雜的人際關係等等。
你賺的那份工資裡,不單是交換你的勞動付出,還包括了承受職場上的委屈、以及你覺得的不公平。
02
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調查:有多少人真正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?
結果顯示,只有極少數人喜歡自己的工作。
主持人竇文濤在《錵鏘三人行》爆火後,台裡為他安排了一檔時事節目,叫《文濤拍案》。
與《錵鏘三人行》的風格不同,《文濤拍案》講大案要案,不設嘉賓。
這個節目,竇文濤從一開始就非常抵觸。
「有一天錄完節目下班,已經是清晨6點,深圳暴雨如注,那一刻我心裡只有四個字:生無可戀。”
然而這件不喜歡的事,他堅持做了整整8年。
你看,再成功的人,也得硬著頭皮去做不喜歡的工作。
再光鮮亮麗的職業,從事時間久了也會變得單調乏味。
不管什麼工作,稱心如意是妄想,不順遂才是現實。
沒有多少人喜歡上班,撐下去是不得不為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