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裡,兒女沒出息,母親大多有這些“窮習慣”

一個家裡,兒女沒出息,母親大多有這些“窮習慣”
value101 2023-11-16 檢舉

《母親的影響力》中有這麼一句話:

「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,只要有一個正直、勤勞、善良、樂觀的母親,這樣的家庭就是心靈成長的聖殿和源泉。”

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

她是孩子人生的底色,也是後天性格的鑄造者。

可以說,一個人的未來走向,會直接接收母親教育的影響。

什麼樣的母親,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子女。

一個家裡,兒女若沒出息,母親大多都會有這些“窮習慣”,切勿縱容。

 

 

01

過度保護,讓子女失去處理問題的能力

當下社會,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,面對家裡唯一的寶貝,當然會寵愛著。

然而,適當的寵愛,會讓孩子身心健康,過度的溺愛,卻會讓他們失去自我。

我有一個親戚,對家中獨子,便過度溺愛,恨不得事事都代勞包辦。

擔心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,總是親自餵飯;

擔心孩子會受傷,便阻止他去滑滑梯;

嫌棄孩子穿衣服太慢,便總是幫他穿;

嫌棄孩子不會玩玩具,變總說「錯​​了,應該這樣玩,媽媽教你」。

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麼苦難,她都會先一步處理好,孩子根本沒有嘗試學習的機會。

表面上是對孩子的保護,實際上卻是對孩子能力的抑制,沒有試錯的機會,也就沒有提升的權利。

久而久之,孩子會變得小心翼翼,唯唯諾諾,甚至會因為依賴,而喪失基本的生存能力,成為“巨嬰”,“媽寶”。

 

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

每個人都會犯錯,有時重要的不是錯誤本身,而是錯後反省。

在錯誤的基礎上汲取一定的經驗和領悟,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。

過度保護,只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絆腳石,適當放手,才更有利於子女的未來發展。

 

02

過度強勢,處處干涉兒女的決定

在一段教育中,強勢的性格是毀掉孩子的有效手段。

電視劇《以家人之名》中,齊明月的母親就是強勢的典型代表。

她的人生信條是:“在物質上不能虧待孩子,在教育上不能溺愛孩子”,她對孩子確實不溺愛,但卻展現了另一種極端。

她不允許齊明月與差生交朋友,成績更不能掉出班上前五,甚至否認孩子的抉擇,剝奪孩子的權利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