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不快樂的根源:格局太小

電視劇《老酒館》裡,有這樣一位老人。
他是酒館的常客,每次去喝酒,總喜歡坐在角落裡,看街上人來人往。
有無賴酒客往他酒壺裡兌白水,他發現後也不生氣,反而自顧自品嚐起白水。
有人不小心踩了他的腳,他笑著回應說:“是我對不起您,耽誤您的腳落地了。”
別人抱歉地問他有沒有被踩疼,他大方說了句:“我鞋大!”
什麼都不放心上的老人,卻是整個酒館裡活得最舒心的人。
古語有云:心中有江海,眼裡無是非。
格局大的人,不會為了一點小事,就斤斤計較;更不會為了無端的矛盾,就影響自己的心情。
再多的煩惱,都能被他們用一顆廣闊的心胸化解,並浸潤成生命中的涵養與修為。
1894年,蕭伯納的新作《武器與人》發表,獲得了無數讀者的好評。
皇家大劇院隨之安排了一場甚為隆重的公演。
公演還沒開始的時候,觀眾們紛紛要求蕭伯納上台,接受大家的祝賀。
於是,蕭伯納走上台,準備發表演說。
沒想到話沒說幾句,台下衝出一個無禮之徒,對著蕭伯納大聲諷刺說:
“蕭伯納,你的劇本糟透了,誰要看?收回去,停演吧!”
一瞬間,整個劇院寂靜一片,觀眾都屏住呼吸,盯著蕭伯納的表情。
沒想到,蕭伯納笑容滿面地向那個人深深鞠了一躬,然後回覆說:
「你說得很好,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。
但遺憾的是,我們兩個反對這麼多觀眾有什麼用呢?就算我跟你意見一致,我們也沒辦法禁止這場演出,不如等我演完再說?」
話音剛落,全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,觀眾紛紛稱讚蕭伯納博大的胸懷。
而這次的插曲,也讓蕭伯納贏得了更多讀者的尊重與支持。
《菜根譚》裡有句話:“風來疏竹,風過而竹不留聲;雁渡寒潭,雁過而潭不留影。”
微風吹過竹林,竹葉也跟著搖曳,當風吹過後,竹林迅速回歸寧靜;
大雁掠過水潭,水面會映射大雁的身影,但很快就會消失。
一個人若是心胸夠寬闊,那麼即便他遭遇的煩心事再多,也會被自己博大的胸懷沖刷乾淨。
格局一大,所有的問題都不足為奇了。
5
稻盛和夫說:“人生是一次靈魂的修煉,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。”
人活於世,氣惱抱怨、糾結惆悵是本能。
但是真正優秀的人,卻能不斷修練自我,擴大格局,讓自己越活越舒服。
在北京的龍泉寺,有位得道高僧,人稱「學誠法師」。
學誠法師剛學佛的時候,常被人使喚。
師兄叫他掃地,他就得去掃地;師兄叫他清廁,他就得去清廁。
剛開始的時候,學誠心裡很不服氣,覺得師兄是故意刁難自己,因此心裡反感不已。
但一段時間後,他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:
“幹這些事情,就是不停蹲下和彎腰,這是改掉傲慢、放下自我的一個好方法。”
又過了一段時間,他又明白了一個道理:
「每天和泥土、屎尿接觸,慢慢覺得美和醜,乾淨和骯髒,自我和他人的分別心就消失了。」
頓悟後的學誠,不再為了那些瑣事氣惱。
他每天修身養性,要求自己以包容之心接納萬物,最終成為一代高僧。
餘秋雨說:“人的生命格局一大,就不會在瑣碎裝飾上沉陷。”
因為當你跳脫自我,以更高的視野去看問題,一切就顯得渺不足道了。
曾經遇到的破事,不再令你憤憤不平;
眼前方寸的得失,也不再影響你的心情。
因為你知道,不計較不糾纏,才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成全。
▽
聽過一句話:
一粒鹽放進一杯水里,水馬上變得又苦又鹹,放進湖泊裡,水質卻沒有任何影響。
如果說人生是一把鹽,那麼它的滋味取決於盛裝它的容器。
痛苦的根源不在別處,而是你自己格局太小。
總是為了小事憤憤不平,為了瑣事怨恨,就會給自己畫地為牢。
而當你不斷拓寬自己的格局,所有的煩惱都會變得雲淡風輕。
點個讚吧 ,從今天開始,修一顆曠達心,做從容自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