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得好的女人,身上都有一種“配得感”

著名經濟學家查理‧蒙格曾說:
“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東西,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。”
在心理學上,這種堅信自己應該得到什麼的信念,被稱為「配得感」 。
的確,世間萬事萬物,都是互相吸引的。
身上「配得感」越強的人,越是命好。
因為他們始終堅信自己值得世間的一切美好,並願意為此付出一切努力去爭取,結果也往往圓滿。
相反,在內心深處一直追問“我配嗎?”“我值得嗎?”,則會漸漸將一個人拖垮,讓事態陷入負向循環。
為什麼不敢成功?
知乎上有個話題:“你為什麼不敢成功?”
一位女孩分享了自己的經驗:
高中時,她努力學習,也得到了老師的關注。
但她覺得自己不配當尖子生,內心十分惶恐,成績也經歷了斷崖式的下滑。
畢業後,她開始減肥,減了10公斤。
但又有一個聲音提醒她,你怎麼會是那種女神的身材呢?
於是她又果斷選擇了放棄。
找工作時,明明接到了非常棒的offer。
但她在潛意識裡告誡自己,你配不上這麼好的公司。
所以在面試時猶猶豫豫地遲到了,結果可想而知…
聽起來很荒唐,但在現實生活中,這種故事卻經常上演。
很多人都會盼望好事發生,但好事真正發生時,又覺得自己不配擁有。
小到一件漂亮衣服、一個名牌包;大到一個理想的伴侶、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。
這樣的人,在過往的人生中往往經歷過一些不大好的事。
但他們在選擇事件歸因時,往往不會考慮外界因素,相反總是歸咎為「是我不好」。
更可怕的是,他們還會在日後想辦法驗證這個念頭,讓自己始終處於低自尊的狀態。
經歷過這種,「我不好——我不配——得不到」不知不覺就進入了負向循環。
不僅錯過了原本可以更好的人生,連原先正常的生活也漸漸偏航。
我配得上世間所有美好
相反,那些運氣好的人,身上似乎始終洋溢著一種自信。
他們堅信,自己配得上世間一切的美好。
楊天真就是個「配得感」很強的人。
她出身普通,卻從不循規蹈矩,始終堅信自己值得想要的一切。
雖然不是標準意義上的美女,但她從小就自詡「色藝雙絕,功成名就」。
這也讓她活得大方坦然。
閱讀時,在一次合唱比賽中,她雖然不了解樂理知識,卻能自信地應徵指揮。
當下,就有人質疑,她拍子都不准,唱歌還跑調,何以勝任?
但她用實際行動,回擊了大家的質疑。
為了確保節目效果,她不僅努力練習,甚至還抽空找了贊助商,讓晚會更加出彩。
這也讓大家對這個風風火火的姑娘刮目相看。
後來導演係出身的她,因為熱愛,還跑去當了經紀人,最後又拉著好友一起創辦了自己的公司。
似乎,只要她想做的,就沒有做不成的。
其實,你我也當如此。
永遠不應該因為任何人的眼光,而放慢腳步,自我設限。
因為,你的人生不是軌道,而是曠野。
你大可不必計較,自己配得上什麼,自己做的答案又是否標準。
而應當敞開、敢想敢做,用努力和上進,留給人生一張張漂亮的成績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