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三寶:和氣的臉,克制的嘴,良善的心
有人說,一撇一捺寫個人,一生一世學做人。
人生上半場,拼的是出身,是天賦;但人生下半場,靠的是格局,是品行,是為人處世。
行走世間,有人以財富為寶,追求家財萬貫;有人以盛名為寶,追求揚名天下。
殊不知,身外之寶,隨時可能失去;內化於心的寶藏,才能長久。
對做人而言,真正難得的寶貝,都藏在這三件事裡。
和氣的臉
心理學家戈爾曼說:“你讓人舒服的程度,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。”
生活中,不乏脾氣暴躁的人,他們到哪裡,衝突就到哪裡。
這種“不和”,既傷害了他人,也是一種不值得的內耗。
事實上,待人戾氣橫生,言行張牙舞爪,也許能一時佔了上風,卻終究無法令人心悅誠服。
相較之下,為人和氣友善,令人如沐春風,再大的困難往往也能在不經意間迎刃而解。
前幾天去銀行辦事,一個老婆婆大概是等待的時間久了些,在大廳裡直接和人吵了起來。
她一邊嚷嚷著“明明比我來得晚,為什麼他能先辦事”,一邊不依不饒地想往辦公室衝。
一旁的保全看著她年事已高,攔也不是,不攔也不是,一籌莫展。
就在這時,一位女經理迎上前,滿臉笑容地把老婆婆帶到了一旁的休息區。
她先是給老人端上了一杯茶,又很是耐心地解釋了辦事流程,
全程都保持微笑,和顏悅色,絲毫沒受老人激動情緒的影響。
老婆婆一開始還愛搭不理,沒多久,顯然是把經理的解釋聽進去了。
不一會兒,老婆婆原本的辦事次序剛好也輪到了。
她在經理的安撫和陪同下,順順利利地辦好了事,臨走時還樂呵呵地和經理揮手道別。
圍觀的人紛紛感嘆經理脾氣好,她笑著對大家說:
“都說和氣生財,大家到這裡來辦事也是緣分,沒有什麼事是笑一笑解決不了的。”
和氣,是一種修養,也是一種智慧。
面對怒氣和衝動,以暴制暴絕非好辦法,以柔克剛才是關鍵。
所謂和氣之道,是用尊重、理解與和善,急人之所急,解人之所難。
上善若水,春風化雨,潤物細無聲,這就是和氣的力量。
有人說,人生贏在和氣,敗在脾氣。
以和為貴,萬事皆可期。
克制的嘴
蔡康永有一句話很有意思:“把話說好,是人生最划算的事。”
人們常把「能言善辯」當作會說話的標準,殊不知,口若懸河,往往是低層次的表達。
要把握閉口不言的時間點,往往比滔滔不絕更難。
朋友小英剛和老公大吵了一架,說起緣由,她既難過又不解。
她和閨密抱怨說:“我明明掏心掏肺地給他出主意、想法子,他不僅不領情,還幾次三番說我太強勢。”
原來,小英老公最近工作不太順利,和她提起後,本身就做人事工作的小英隨即來了興致,給他細細地分析了個遍。
又是找原因,又是想對策,一刻不停地說了一個多小時。
結果老公一點不感激,反而很不耐煩地說了句「好了,睡覺了」。
眼看著小英悶悶不樂,另一個朋友倒是一語道破真相:“你的問題,就在於你說得太多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