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話就說,人生才會越走越順

有話就說,人生才會越走越順
value101 2023-11-17 檢舉

我們常常發現在一部劇裡,一個誤會可以從開頭演到結局。

明明只要多解釋一句,誤會就會解開,但是由於諸多原因,這個解釋永遠都被封印,於是,事件的雙方便陷入虐心的過程中。

這種劇情放在劇中,尚會讓觀眾吐槽,然而現實中依然不乏這樣的人。

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因為閉口不言,話不直說,讓人猜測,不僅使自己陷入內耗,還讓別人誤會交加,彼此關係陷入焦灼,甚至從此斷了聯繫。

01

誤會不說,當心一點裂變億點

誤會不說,再好的心也會被寒了心,再好的人也會被認定為錯付。

孔子的弟子顏回有一次在煮飯時,因為炭灰落入米飯中,為了不浪費,抓起這落灰的米飯,自己吃掉了。

而這一幕剛好被孔子看到,孔子心生懷疑,以為顏回偷吃米飯,但是他並沒有當場揭穿,而是藉故要用沒有吃過的米飯祭奠先祖,顏回果斷承認米飯已被吃過了並解釋其緣由。

孔子這才知道了顏回「偷吃」米飯的緣由,消除了他對顏回可能造成的誤解。

如若孔子只憑所見之事去判定一個人,如若顏回不去解釋這件事情,那麼他們的誤會會越來越深,往後顏回做任何事情都會在孔子麵前少了一份信任。

現實中,有多少人因為各種誤會弄得分崩離析,心中有怨氣,但是從來都不說出來,只在心裡埋怨。

埋怨的人,從來不解釋自己對對方的看法,被埋怨的人,被蒙在鼓裡,或者反過來互相埋怨,從而使雙方的關係越來越僵,誤會的雪球越滾越大,白白葬送了兩人的關係。

相反,會解釋的人,喜歡把事情說清楚,心裡不藏事,內心沒有包袱,便不會陷在誤會的泥潭中,左右猜測,胡思亂想,人生之路便會走得更順遂。

與其讓彼此消磨對方,不如把話說清楚,再來判斷孰是孰非。

多一點解釋,就少一點誤會,嘴巴要把門,但是必要的話不能省著說。

 

02

有話就說,莫讓猜測消耗內心

曾經,有位朋友被男友請看電影,但是她因為不喜歡這部電影而不高興。她只是生悶氣,並沒有告知男友她並不喜歡。

於是,整個觀影過程都不愉快,過後,她對男友也是愛答不理。最終,兩人鬧得不歡而散。

是的,一件小小的事情,就會造成大大的矛盾

顯然,如果能夠將心裡的想法敞開說明,那就會減少許多內耗,不耗自己,也不耗他人。

同事劉夢和李麗在這方面做得很好。

在一次會議中,劉夢的方案得到了大部分同事的認可,但是李麗當場提出了這個方案的風險。

李麗怕劉夢因此不高興,就在會後找她說明情況,說自己是對事不對人,希望劉夢不要往心裡去。

沒想到,劉夢不但沒有不開心,還非常感謝李麗,感謝她及時提出風險,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。

她們都是表達的實踐者,絕不讓誤會滋生,也毫不吝嗇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。

做一個表達的實踐者,表達內心,讓對方明白;表達想法,讓對方知道。

你不說,我不說,不是你贏了,不是我贏了,而是雙方都輸了。

有猜疑,需要表達;有關心,需要表達;有需求,需要表達。

只有表達了,內心才會通暢。“有話真敢說”,總比讓話在內心翻騰著、攪拌著、折磨著要好。

 

03

熱情招呼,莫做高冷的孤傲者

「三米開外,六親不認。」這大概是形容近視眼最貼切的說法了。

我曾經就因為近視眼鬧了笑話。

搬家之後,為了盡快融入新的環境,我在社區散步,特意認識了一些寶媽。但是,我發現,她們活動很多,卻從來不叫我。

我偷偷打聽了一下,原來是我的近視眼惹得禍。

多個寶媽反映,我見到她們都不打招呼的,讓她們誤以為我比較高冷。但其實不是我不打招呼,而是我沒戴眼鏡,壓根就看不清楚誰是誰。

為了避免相同的尷尬,我只能隨時隨地戴上眼鏡,遇到認識的人,即使只有一面之緣的鄰居,我都熱情地打招呼。

當我熱情打招呼之後,事情發生了轉變。

原來大家都十分熱心,有活動會邀請我參加,有好物也會跟我分享,我們也一起探討育兒經驗。

我這才明白了,原來熱情打招呼是社交的一大法寶

其實,我們給人留下的印象,就是在每一次相遇中形成的。

見面時,熱情地招呼,十分有必要。熱情地招呼,給人一種親切感,讓人感覺到被重視。

鄰居見面,熱情招呼一聲,才會有進一步的連結;

朋友見面,熱情招呼一聲,才會讓友誼昇華;

親人見面,熱情招呼一聲,長輩的讚贊一定少不了。

熱情一點,心情都會好一點。一股熱情勁,讓自己心潮澎湃,讓他人心生暖流。

面帶笑容,熱情說聲“嗨”,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哦,試試看。

 

04

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與其耗費時間去猜測,不如直接表達想法,停止內耗。

暢所欲言,為愛發聲;直言不諱,直擊內心;開門見山,免去那些彎彎繞繞。

如此,你便會發現,人生少了鬱結,多了暢快;少了磕絆,多了順遂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