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「懷才不遇」更悲哀的是…
生活中,有些人總是感慨:我為什麼總是懷才不遇?
學習上沒有進益,他們覺得不是自己不刻苦,是總差那麼一點運氣。
戀愛失敗了,他們覺得自己不是不夠優秀、不夠溫柔,是那個人看走了眼。
在工作中毫無建樹,他們覺得不是自己不努力,是沒有遇到伯樂。
他們覺得有古話十分應景:溝渠百丈松,不如山上草。
他們自覺如松柏一般偉岸挺拔,只是長在溝壑峽谷之中無人識,卻從沒想過自己可能不是松柏。
01
「懷才不遇」不是人生失意的藉口
漢代賈誼,飽讀詩書,才華洋溢,有經國濟世之才,卻遭小人誹謗被貶長沙。
有一次,漢文帝終於想起賈誼,召見他。他滿以為報國有門,哪知道,文帝卻“不問社稷問鬼神”,讓他一腔報國之志無處宣發。
賈誼心中難過,卻未因此停止自己的腳步,他體察政事,居安思危。
他看到匈奴強盛,常侵犯邊疆,當時法規制度不嚴明,賈誼多次上疏陳述政事,撰寫了《治安策》;他擔憂國家發展,便創作《過秦論》,希望為皇帝提供改革政治的借鏡…
賈誼未能在政治舞台上大放異彩,也並沒有因為懷才不遇而破罐破摔,而是將自己的所感所悟,創作成作品,不僅在文壇大放異彩,也被後世奉為經典。
相反,也有一些人因為無法承受懷才不遇的境遇,而頹廢傷神,始終走不出困頓情緒,甚至於抑鬱而終。
看過這樣一句話,因為失敗而產生挫折感才是真正的失敗。
懷才不遇,無疑是人生之大不幸,但若就此放大痛苦,甚至自暴自棄,最終只會讓自己陷入黑暗之中。
人生本就是起起伏伏,有稱心之事,也有失意之時。
與其把人生的失意甩鍋給“懷才不遇”,不如潛心修煉自己,你要相信,是金子總會有閃閃發光的一刻。
02
不要讓「有遇無才」成為人生的痛點
和懷才不遇的不幸相比,人生更大的悲哀是有遇無才。
西晉初年,晉武帝司馬炎憑著較高威望和統治才幹,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。
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繼承皇位,大家都對他寄予厚望。
然而,司馬衷卻無力掌控,無才治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