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被鎖死在底層的根源
看遠一點,想深一點,延展的不僅是思維邊界,也是財富的邊界。
03
資訊之鎖
著名產品人梁寧曾說自己在歐洲讀過一篇論文,分析伊莉莎白一世和慈禧太后兩個女強人的差異。
其中一點,就在於資訊環境的不同。
伊莉莎白一世的認知中有亞里斯多德、凱撒、哥倫布…
而慈禧的認知世界,充滿戲文,像是《挑滑車》《四郎探母》…
伊莉莎白一世帶領英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,慈禧太后以一生維持大清朝的封閉落後。
資訊輸入決定了對世界的認知,進而決定一個人的高度。
若依賴單一資訊路徑,我們不知不覺就會成為永遠待在井底的蛙,不知外面世界的遼闊。
哈佛教授桑斯坦提過一個概念:資訊繭房。
在訊息傳播中,如果一個人只專注於自己愉悅舒服的東西,久而久之,便會像蠶一樣,將自己封閉在自我編織的繭房中。
在這個演算法為王的時代裡,窮人被一步步引入繭房中。
跳著性感舞蹈的美女、展示腹肌的帥哥讓你欲罷不能。
娛樂圈的緋聞,明星的愛恨情仇,讓你吃瓜吃得津津有味。
在這樣的訊息投餵下,我們被取悅,也被馴化,在底層中自得其樂。
哈佛大學在一個研究富人與窮人的不同的課題調查中,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
窮人憑一條網線了解世界,但他們不是用來觀天下,而是沉迷在低級的奶頭樂裡。
富人卻不同,他們喜歡走出去,跟各領域的人聊天,打聽最新的產業消息,喜歡在網路上汲取新的知識。
研究者最後認為:窮人與富人的差距,在於資訊資源的多寡、價值的高低,而這種差距會成幾何倍速地擴大。
一個人獲得什麼訊息,就會被塑造成什麼樣的人。
拓寬資訊獲取的深度與廣度,以各種知識為階梯,我們才能扒著井沿,跳出原有的階層。
04
圈層之鎖
賈平凹在《遊戲人間》裡說:
“朋友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,你的為名、為利的奮鬥歷程,就是朋友的好與惡的歷史。”
不同的圈子,不同的層次。
人是環境的產物,一個人的三觀、性格、習性都會逐漸趨同於所處的圈子的層次。
你周圍都是優秀的人才,你跟他們打交道久了,能力素質也會被拔高;
你和遊手好閒之徒廝混在一起,沒多久就會變得不思進取。
自媒體作者@竹影 有一個表哥,大學畢業後在一家企業當技術員,交了一個很會玩兒的兄弟。
別人在學習理論,他們聚在一起吹牛、侃大山;
別人在練技能,他們關上門打牌、吐煙圈。
幾年後,企業改組,一起吃喝玩樂的兄弟們大多在選拔考試中被淘汰了,被迫下崗或降職。
表哥雖然保住了飯碗,但多年如一日地在基層徘徊,拿著微薄的工資,入不敷出。
而和表哥同一批進公司的人,有的成了技術骨幹,有的早已走上了領導崗位。
劣質圈催你打牌、抽煙,帶你一起沉淪。
優質圈子讓你的學識能力、視野格局不斷成長。
如古語所言,立身成敗,在於所染。
一個人在低層次的圈子待久了,不可避免會被消耗、被腐蝕。
要逃避沉淪力,要成為贏家,我們就必須和贏家一起。
▽
大學畢業之時,一位著名的商業諮詢顧問受學校邀請,並給我們上了一堂就業指導課。
他打了一個比喻:人生就是一場升級遊戲、通關遊戲,你過了幾關,就處於什麼層次。
思維是一關,是固化還是成長?
圈子是一關,是從眾還是擇優?
可以這麼說,一個底層出身的人,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,你只有努力闖過一個個關隘,
打破一個個桎梏,才有機會躍遷到更高的階層。
點個讚吧 ,與朋友們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