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局,就是你的結局(深度)

想起林清玄在《送一輪明月送給他》裡的一句話:
「我們時時保有善良、寬容、明朗的心性,不要說送一輪明月,同時送出許多明月都是可能的。
因為明月不是相送,而是一種相映,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。」
其實,面對困難和殘酷的處境,一個人若是依舊能保持著善良、包容、豁達的心境,這就是一種難得的格局。
當一個人的胸懷變得博大,修練出了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之後,自然自己的生活寬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。
很多時候,我們漫不經心的一個善舉,一種善念,或是一種不經意的善行,在當時看似什麼用都沒有,甚至只會讓自己吃虧,讓自己受委屈。
可放在長期來看,這類人一直以來都可以在未來得到更大的回饋,得到更多的可能性。
這種回饋,就足以看到一個人的格局,終究會影響到自身的生活寬度和深度。
《菜根譚》裡說:
「處世讓一步為高,退步即進步的張本;待人寬一分是福,利人實利己的根基。”
人生在世,越是不斷地打造格局,就越能充盈著自身的精神世界,也就越能從容地面對生活當中的無常。
如此,坦然地接受人生當中最好的或是最壞的安排,從容前進,不懼風雨,豁達前行。
餘秋雨說:
“人的生命格局一大,就不會在生活瑣碎中沉淪,真正自信的人,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。”
格局大的人,看到的世界才更大,生活的寬度和深度,才顯得更為博大精深。
最終,整個人開始變得自信,也會體味到大道至簡的道理。
如此,過得鬆弛、自得、鏗鏘有力。
格局,就是你的結局
放大格局,才能真正成全自己。
很喜歡《漫才梅索太太》裡的一句台詞:
「對於那些刁難我的人,如果必須打敗他們,他們才會有所收斂,那就讓他們繼續刁難好了。
因為當我站上更大的舞台,他們會自動被鼓掌的觀眾取代。」
一個人的格局,就是他的結局。
也就是說,只有不斷擴大自身的格局,才能無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討論,然後真正依照個人的實力、資源、智慧、格局來大開眼界,看到更為美好的世界。
特別喜歡《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》中的一句話:
「那些不講道理的人,大可以繼續刁難我。
十年後,我改變的是自己的人生,而他們改變的,只有自己的刁難對象。」
不管是別人來刁難自己,還是面對那些不講道理的人,保持內心平靜,打造高遠的格局。
如此,才能進一步達成目標,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力,拓寬自己的眼界,最終改變自己的一生,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