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高級的體面:不纏著

人活著,要有一種不計較,不纏著的智慧。
因為人生在世,總有太多的麻煩事,總有太多的閒人,總有太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發生。
如果自己總是喜歡糾纏不放,老是耿耿於懷的話,那麼生活又怎麼可能快樂得起來?
真正的聰明人,一定是豁達的,一定能夠過得越來越從容淡定的。
就像是有智慧的人一樣,面對生活,不會讓自己難過,或不會平白無故給自己製造焦慮和痛苦。
更多的時候,心裡保留著一桿秤,懂得權衡,拎得清楚,活得坦然,過得自信。
對於外界的所謂紛紛擾擾,不去糾纏,不去纏著不放,凡事都能夠看得開,什麼都能夠放得下。
這樣,保持一顆平常心,生活才能夠知足常樂。
畫家陳丹青說:
“我幾乎從不生氣,因為我認為沒必要,有問題就去解決,不要讓別人的錯誤影響自己。”
人生的高度,生活的深度,不在於自己得到了什麼,得到了多少,而在於自己看開了多少,看清了多少,看透了多少。
只要能夠說服自己的內心,保持內心的平衡,平靜,平和,我們才能夠靜觀其變,不爭不搶,活得從容,隨性,滿足。
要體面
宋代的無門禪師有一首詩:
春有百花秋有月,
夏有涼風冬有雪。
若無閒事掛心頭,
便是人間好時節。
真正體面的人生,一定是豁達的,不卑不亢的,也是從容淡定的,不會斤斤計較的。
這樣一來,活出了淡定從容,也讓自己過得鬆弛,甚至是無所謂。
自己不再去糾纏不休,或是糾纏不清,而是懂得放過自己,用心體會活下去。
《菜根譚》裡說:
“世亦不塵,海亦不苦。”
人只有回歸內心的從容與淡定,讓生活變得簡單自在,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幸福與滿足。
最終,也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和成長,自己的奮鬥和強大,真正做到了拿得起放得下,也過著更加愜意美好的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