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你是誰,常說這3句話的人,遲早會吃大虧!

如此一來,自己也要為心直口快付出代價,畢竟當你不顧及別人的感受,也不要怪別人反唇相訥。
三國時期,曹操帳下主簿楊修,是弘農楊氏的後裔,學識淵博且才幹出色,但說話卻很直率。
他曾多次當面直言,讓曹操感到難堪與不安,雖然他能力出眾,但始終不招曹操的喜愛。
漢中之戰,曹操傳軍令“雞肋”,楊修便直言讓大家收拾行李回家,說這是曹丞相的軍令。
雖然楊修這次又猜對了曹操的深意,但他的自作聰明依舊讓曹操感到厭惡,便藉此將其殺害。
正所謂:“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”
很多話並不適合直接表露,換一種表達方式,也許彼此才能更好的理解並接受,也能拉近一下距離。
03
志得意滿的狂話
人在身居高位的時候,最容易因為得意忘形而忘乎所以,說出一些志得意滿的狂言妄語。
在自己眼裡,這不過是自己表露豪情壯志的方式,可在別人耳中,這可能便是實話實說。
之前在微博上,就有人分享過這樣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:
他的一個朋友托自己買了一張彩票,這次剛好運氣不錯,中了50萬的大獎,兩人都很開心。
為此他們也決定去大吃大喝一番,以慶祝能有這樣難得的好運,這次兩人都喝了很多酒。
彩券的歸屬權雖然是他的朋友,但在酒足飯飽以後,對方寫了一份保證書,願意拿出一半的獎金給自己。
但第二天酒醒以後,他興高采烈地找朋友去兌獎時,卻發現對方已經反悔,並與自己大吵了一架。
於是他一氣之下,也將在自己手中的票根撕毀,最後鬧得兩敗俱傷,老死不相往來。
越是在興奮的狀態下,人就越容易喪失理智,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,事後會追悔莫及。
在他人面前裝腔作勢,說狂話,甚至吹噓顯擺,這些都沒有問題,但也要注意分寸與尺度。
你的一句無心之語,可能就為自己帶來巨大的麻煩,甚至可能打破原有的關係平衡。
保持冷靜的頭腦,清醒坦然地面對得與失,這樣才不會因為一時的亂說話,打亂了節奏。
很認同的海明威的一句話:“我們用三年學會說話,卻要用一輩子去學會閉嘴。”
話語是我們與外在溝通的橋樑,同時也是我們塑造自己內心世界的工具。
一個人的話,往往可以反映出他的內心狀態,也會影響他的氣運和命運。
說話是一門學問,不可小覷,地不畏其低,方能聚水成海,人不畏其低,方能孚眾成王。
人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,只有內心保持清醒,懂得明辨是非才不會誤入歧途。
管住嘴巴,謹言慎言,保持低調,謙卑做人,才不會吃大虧倒大霉,在餘生過得平安順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