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老了,只有一個建議:不再參加同學會、親戚聚會

以往,相信所謂的「多個朋友多條路」。如今才明白,不是朋友多了,路才多。而是我們有本事了,別人才會靠攏到我們的身邊。
有錢有酒真兄弟,患難何曾見一人, 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相。有錢有勢,自然多朋友,多奉承者。沒錢沒勢,別說交朋友了,也許走到哪裡都不會被人歡迎。
所謂的聚會,所謂的關係,所謂的交情,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重要。
04
人老了,不再參加同學會和親戚聚會。
先來說說同學會。
在現實生活中,二三十歲的年輕人,都喜歡參加同學聚會,因為生活仍未磨平他們的棱角,從而讓他們對同窗產生了諸多的期待。
到底是什麼期待呢?希望可以跟同窗敘舊,聯絡感情,就跟小的時候一樣,多點純粹,少點算計。
想法很美好,現實很骨感。在同學會中,你會發現,不少人都變了,不但外表變了,就連性格和言行舉止,也變了。
同窗之間,不再談及感情,而是互相比較。有錢有勢的人在炫耀,事業有成的人在顯擺,還有一些人沉默不語,只顧玩手機。
這所謂的聚會,就跟一池渾濁的水一樣,再無清澈。感情,已成過眼雲煙,那純粹的青春,早就回不去了。 再參加這些同學聚會,也毫無意義。
05
比同學會更現實的,是親戚聚會。
“門前拴上高頭馬,不是親來也是親。門前放根討飯棍,親戚故友不上門。”
「窮在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。不信但看筵中酒,杯杯先敬有錢人。”
你今天開著豪車來參加親戚聚會,那你絕對就是別人的座上賓,所有人都來跟你喝酒聊天,拉拉家常,給足你面子。
反之,你的處境比較落魄,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,那別人絕對看不起你,別說給你敬酒了,也許你跟別人聊天,別人還不一定理會你。
越是親近的人,越會互相攀比,從而產生「笑人無,恨人有」的心理。笑話你啥都沒有,而憎恨你比他們過得好。這,就是人性。
人,到了一定的年紀,沒必要再逢場作戲了,與其戴著面具做人,不如真實地活著。或許,一個人更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