樊登:餘生最好的活法,內心富足

樊登:餘生最好的活法,內心富足
value101 2024-03-05 檢舉

1934年暑假,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楊武之,請人為自己上初一的兒子補課。

 

你可能以為,他是想給孩子補數理化。

 

但事實是,他請人補習的是《孟子》

 

而這個接受補習的孩子,就是後來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

 

1997年,楊振寧在接受《光明日報》採訪時坦言:

 

「幼年時所背的《孟子》帶來的影響,遠比父親那時候找人來教微積分要有用得多。

 

我三十歲後,為人處世全靠它。」

 

如果說一部《論語》治天下,那麼一部《孟子》,可解人生之惑。

 

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樊登老師解讀孟子的書──《人生的底氣》。

 

樊登老師將經典智慧應用在當下的生活,從初心、交友、反思、成長等七個方面,為我們答疑。

 

而當我們學會孟子的處世智慧,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更有底氣。

 

 

底氣來自於堅守本心

 

孟子,出生戰國中期。那時候,各國競爭激烈,殺伐徵戰,混亂不堪。

 

然而孟子並不怕,甚至還有點囂張。

 

在《孟子》開篇,他見到了最愛打仗的梁惠王。

 

梁惠王開口就問:“老人家,不遠千里而來,您一定能為我們國家帶來很大利益吧。”

 

結果孟子一句話懟了回去:

 

王何必曰利?我這裡只有仁義。

 

如果大王一心逐利,跟著你的人也想從你那裡取利,那國家就危險了。

 

孟子的一番仁義震懾住了梁惠王,但梁惠王習慣了法家和縱橫家的套路,並不認同孟子。

 

但這並沒有打擊到孟子。

 

他繼續四處遊說,與墨家、縱橫家展開辯論,與貴族和王侯們交朋友,希望有讓儒家思想落地的機會。

 

期間,遭受過很多詆毀,被罵迂腐,指責他不切實際。

 

孟子毫不在意,依舊勇往直前,所以才有了那句名言:「雖千萬人,吾往矣」。

 

意思是說:道(真理)所在的地方,縱然面對千萬人阻止,我也要勇往直前。

 

正如作家七堇年所說:“凡心所向,素履以往,生如逆旅,一葦以航。”

 

當你想通了自己的使命,就能心無旁騖地一往無前,否則就會隨波逐流。

 

曾看過一個故事:

 

一位老教授問他的學生們:“如果你去山上砍樹,一棵粗,一棵細,你們會砍哪一棵?”

 

學生立刻說選擇砍粗的那棵。

 

教授補充說,如果粗的那棵是楊樹,細的則是紅鬆呢。學生們想了想,又選擇砍紅松。

 

而教授又說,楊樹是筆直的,紅松卻是彎曲的,大家又改變了主意。

 

最後,老教授說:“你們怎麼不問,砍樹的目的是什麼呢?”

 

如果我們不知道砍樹的初衷,就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,更無法堅持。

 

其實,我們一生會面臨很多這樣的抉擇。

 

外在的環境不斷變化,但最終結果如何,還是取決於我們的初心。

 

而當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,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。

 

 

你的實力,決定你的底氣

 

滕國是周朝時的一個小國,方圓大約五十里。

 

它週邊都是齊國、楚國這樣的大國。

 

這些大國想要滅掉滕國,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。

 

因此,滕文公很恐懼,就問孟子:“我們這樣一個小國,夾在兩個大國之間,投靠哪個比較可靠?”

 

孟子則說:

 

我沒辦法告訴你該怎麼選。他們要侵占你,是他們的事情,你也管不著。

 

但無論你投靠哪一方,都難免災禍。與其擔驚受怕,不如靠自己,做自己該做的事。

 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