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正在讀的書,揭露了你的階層

你正在讀的書,揭露了你的階層
value101 2024-03-08 檢舉

頂層:為認知讀書

一個人所讀的書,和這個人所處的層次,往往呈現這樣的規律。

 

大多數在底層掙扎的人,要不是不讀書,就是熱衷於那些不用花時間思考,能獲得感官刺激和即時滿足的書籍。

而真正的經典,大部頭的著作,不會刻意迎合你的閱讀需求,甚至不會直接解答你的困惑。

但當你沉下心來,願意用足夠的時間去品讀,就能提升自己的認知,成為這個世界的極少數。

 

1. 歷史

投資家馮崙常把自己的投資眼光,歸功於早年對歷史的研讀。

他剛開始不懂文言文,便拿著一本古漢語字典,一字一字地理解《漢書》。

在西安生活時,因為買不到《史記》,他甚至借書來抄,直到朋友從天津給他買一本。

他後來從事投資業時說:

「投資的本質是投資人,人的一切行為都有其潛在的規律。

所以當你讀透了歷史,也就讀透了人,一切人事問題你都能從容應對。」

 

以史為鑑,可以知興替。

從春秋戰國史到百年近代史,從十字軍東徵的耶路撒冷到蒙元鐵蹄前的崖山海角…

延綿千載的敘事,橫跨萬裡的格局,能在潛移默化中拓寬你的眼界,讓你的認知不再侷限於眼前的世界。

用當下的眼光看生活,人間不如意十之八九。

用歷史的眼光看生活,就會明白人生海海,山山而川,不過爾爾。

 

2. 哲學

看過一個很有趣的討論:雞湯和哲學的差別是什麼?

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:

“一個是直接給你想要的東西,一個是給你取經時的八十一難,以及取得真經後的充實與滿足。”

華東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劉擎,曾在《十三邀》裡向自己學生推薦了10本必讀書。

 

尼采的自由與意志,黑格爾的辯證法,康德的批判思維,孔子的禮仁…

當你埋首哲學浩瀚的書海,就是在和人類史上最睿智的靈魂促膝長談。

那些艱澀難懂的文字,終將沉澱為內在的智慧,成為你一生的滋養。

正如黑格爾所說:哲學的土壤是思維,而人正因此成為人。

 

3. 跨學科

北京電視台舉行過一次總裁讀書會的專欄。

參加欄目的嘉賓,多是俞敏洪、週鴻禕等行業大佬。

而他們推薦的書單,涵蓋了管理學、政治、社會、文學等眾多領域。

 

張華在《世界是我們的課堂》中,提過一個「T型結構」:

「T」字的一豎,就是在專業領域有著足夠的深度;「T」字的一橫,就是廣泛涉獵,擁有認知的廣度。

你會發現,這些站上頂端的人,大多都是「T型結構」的。

張瑞敏從約瑟夫·派恩的《體驗經濟》中汲取靈感,開創了「供應鏈無尺度」的海爾模式;

蘋果系統最初的文本設計,是賈伯斯在美術選修課上學到的靈感;

查理·芒格更是被巴菲特稱為「活著的百科全書」。

認知以內充滿安全感,但認知以外才有無限可能。

閱讀跨領域的著作,突破認知邊界的過程必然伴隨陣痛,但最終能讓你重組升級,躍遷更高階的人生。

 

被稱為「香港四大才子」之一的蔡瀾,常年保持一種習慣。

每天早上拿到報紙,他先從娛樂八卦看。

看5分鐘,樂呵一下,轉去閱讀民事、財經、時政等方面的新聞。

大約半小時後,他就把自己關進書房,獨自研讀學術上的文章,直到午餐時才會出來。

一個人的成長史,就是這個人的閱讀史。

讀低層次的書,如同果腹;讀中層次的書,聊以解憂;讀高層次的書,則如同果腹;

你的時間是用來果腹、解憂還是修行,終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。

點個讚吧 ,與朋友們共勉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