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越久越發現,再多的拼命,都敵不過一顆冷漠的心

工作越久越發現,再多的拼命,都敵不過一顆冷漠的心
value101 2024-03-11 檢舉

工作中多的是突如其來的問題,和各種艱難考驗。

保持冷漠感,淡然對之,不僅能避免被情緒侵擾,也能讓你的工作更進一步。

渡邊淳一在《鈍感力》中講過一次經歷。

他曾在某醫科大學附設醫院當過多年骨科助理醫師。

帶領他的是一位醫術高明的教授,教授唯一的缺點就是脾氣非常差,動不動就斥責助理醫師。

很多醫師,因為教授的謾罵,每天都戰戰兢兢,活在焦慮恐懼中。

沒多久,他們都紛紛申請調離。

只有渡邊自己,不管教授如何罵他,他都面不改色,仔細聆聽教誨。

憑藉這種冷漠淡然的態度,他留在了教授身邊,學習了很多醫學知識,進步非常快。

實習結束後,渡邊立即被任命為主治醫師。

稻盛和夫說:“不要有無謂的情緒,當下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。”

對打工人來說,每一天都得深陷各種複雜繁重的工作,面對各式各樣的刁難。

但每陷入情緒一分鐘,會讓成長多停滯一分鐘。

學習保持冷漠,降低內心的敏感度,別讓情緒失控,是職場人的基本功。

當你排除了所有的負能量,專注前行,你會發現,那些考驗其實都是你持續精進的機會。

 

3

冷漠一點,減少內耗

自媒體人施倫曾打過一個比喻:

人就像一台計算機,你的大腦就是最核心的晶片。

晶片運作過度,就會在發熱中增加功耗,大腦若思慮過多,也會產生巨大消耗,最終耗盡你的能量。

職場中,最可怕的就是這種「晶片發熱」現象。

遇事總是想太多,過度糾結,只能陷於內耗,最終讓你的事業裹足不前。

我有個學弟,在廣告公司實習了大半年,每天都在暗地裡跟自己較勁。

一篇文案明明寫完了,卻擔心品質不達標,遲遲不肯上交;

和領導對接工作,每次都戰戰兢兢,害怕哪裡出了差錯。

受到批評,他會質疑自己的能力;被表揚,則又擔心會辜負領導的期望…

凡事他都要反覆思量和糾結,最終在壓力之下,他績效屢屢沒法完成,最後自己選擇了辭職走人。

作家松浦彌太郎說,所謂人生困境,不過是你胡思亂想,自我設定的枷鎖。

現實中難免會有各種狀況,與其瞎操心、亂擔憂,不如保持冷漠,給躁動的頭腦降溫。

減少內心的自我折磨,專注眼前的事,工作才能變得順遂輕鬆。

看過一個故事。

工程師卡瑞爾,有次和同事為客戶安裝一台瓦斯清潔機。

當時的瓦斯清潔機性能有缺陷,故障機率很高。

安裝完後,卡瑞爾就開始惴惴不安,他擔心產品出問題、顧客投訴,害怕老闆批評自己…

那段時間,他始終無法心神不寧,工作也頻頻出錯。

後來他看到同事每天照常工作,就問他:你不擔心嗎?

同事淡淡地說:想那麼多幹什麼,大不了被開除。

聽了這話,卡瑞爾才醒悟過來,最壞的結果就是走人,有什麼好糾結的?

他不再想著這件事,而是專注於工作。

很久過去了,機器沒有故障,而他自己也獲得了晉升。

商業導師金銘說,反內耗的關鍵就是讓內心維持漠然的狀態,避免心神的劇烈波動。

頭腦過熱,凡事思量過多,就是跟自己過不去。

久而久之,它不僅會消耗你的精力,還會讓你陷於自我攻擊的泥淖。

保持一分冷漠感,不擔憂,不焦躁,你才能甩掉思想包袱,輕裝前進。

內耗少了,你的能量就充沛了,工作自然也就越來越順利。

心理學家埃爾貝斯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概念:間歇性冷漠。

他指出,當我們對身邊的人或事過度共情,讓自己變得心累、麻木、憂鬱時,我們的身體就會發展出一種「冷漠」來保護自己。

成年人上班,想要走得順遂,離不開這種冷漠感。

學習保持鈍感力,少關心別人,多專注自己;少在意情緒,多重視成長。

點個讚吧 ,養成一顆冷漠的心,隔離外界的干擾,不為人事所累,你才能在職場風生水起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