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得生活的人,早把人生調成了“飛行模式”

懂得生活的人,早把人生調成了“飛行模式”
value101 2024-03-12 檢舉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蔡崇達讀完這本書後說:“這本書讓我明白,如果我一輩子不忠於自己內心的聲音的話,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開心。”

凡心所向,素履以往,生如逆旅,一葦以航。

違抗內心的聲音,就等於背叛自己。忠於靈魂的方向,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。

《無聲告白》裡有句話:“我們終其一生,就是要擺脫他人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”

不妨試著開啟“飛航模式”,專注於當下,聆聽內在的聲音。

 

選擇“飛行模式”,向內深耕自己

看過這樣一個故事,感觸頗深:

兩個生活在貧瘠山村的年輕人,不甘心一輩子留在村里,想要去大城市過體面的生活。

一個夢想著發大財:把山貨賣出黃金價,在山洞裡發現寶藏,或是天上掉餡餅,於是整天遊手好閒。

另一個是木匠,他踏實地做自己的木工活,每天早出晚歸。

夢想發大財的年輕人常稌笑木匠,嫌他呆頭呆腦。

木匠不理他,只管埋頭做好自己的事。

一晃十多年過去,木匠的手藝越來越好。

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後來,一個城裡人看中了木匠的手藝,他們合夥開店,做出的家具在城裡大賣。

沒過幾年,木匠就在城里安了家,過了幸福的生活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而那個只想憑空發大財的年輕人,還在山裡做著他的美夢。

正如《勸說》中所說:

“不積蹺步無以至千里,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。”

成功不是一蹴可幾。成功的背後,是鈸而不捨和精益求精。

真正的聰明人,都懂得下「笨功夫」。

深耕自己,是為未來的人生造勢。

1982年,作家路遙的小說《人生》被改編為電影後,轟動全國,路遙也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名人。

無數的信件從四面八方湧來,登門拜訪者絡繹不絕,刊物約稿、電影製片廠約談接連不斷。

但不論別人如何讚譽,路遙心裡始終還有一個目標。

他想起了曾經的那個念頭:這一生如果要寫一本自己感到規模最大的書,或者乾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那一定是在四十歲之前。

於是,在功成名就之時,路遙再次把自己投進「嚴峻的牛馬般的勞動」——去寫一部浩瀚的長篇小說。

為了這本小說,他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準備,走訪鄉村,蒐集素材。

為了靜心創作,路遙拎著兩大箱資料和書籍,搬到礦坑住。小說主角孫少平有很長的礦上生活,這也是路遙體會人物的「笨辦法」。

 

來源:網絡

礦上生活艱苦,六年間,他每天從中午寫到凌晨。

日夜顛倒的創作擊垮了他的身體,他曾多次吐血、住院,身體「像彈簧整個被扯斷」。

醫生要他停止高強度的工作,但他從未有過一絲動搖。

他說:“只要沒有倒下,就該繼續出發。”

最終,他完成了百萬字的鉅作《平凡的世界》。

這部飽受心血的作品獲得了茅盾文學獎,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,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,依舊蕩氣迴腸。

錢學森說:“常常是最後一把鑰匙打開了神殿門,不要失去信心,只要堅持不懈,就最終會有成果的。”

當我們認準了某個方向,持續努力下去,一定都會獲得命運的禮物。

打開“飛行模式”,深耕自己,是為前方的柳暗花明佈局。

 

寫在最後

叔本華曾說過:“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。”

世界紛繁複雜,身處其中,不免被喧囂幹擾。

試試開啟人生的“飛行模式”,為自己尋得一份寧靜。

於安靜中探尋自己,於歲月中修練自己。

願你穿越生活的喧囂,去奔赴屬於自己的那一片璀璨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