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飯局讓我頓悟:沒有規矩的家庭,比貧窮更可怕

一場飯局讓我頓悟:沒有規矩的家庭,比貧窮更可怕
value101 2024-03-14 檢舉

“小男孩愛玩嘛,虎頭虎腦的,調皮一點才神氣。”

過了很多年之後,熊孩子上初二,逃課打架懟老師,老師建議家長在孩子上初三時直接將其送到職高,別在學校浪費時間,還影響其他好好學習的孩子。

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,就是錯把沒有規矩當活潑。

「北京版孫小果」的案件曾轟動全網。

涉事者郭文思的經歷令人咋舌。郭文思身為北京某211大學的學生,本該有著光明的前途,卻兩度入獄,最終被判死刑。

第一次入獄是因為掐死女友被判無期,14年後,他從無期徒刑改為減刑出獄。

第二次入獄是在出獄8個月後,2020年,他在超市排隊結帳時摘下口罩,被一位熱心大爺勸阻,不料郭文思揮拳打死大爺,最終被執行死刑。

 

他從小就被全家人過度寵溺,父母留給他最多的是錢,每次逾越底線後,父母都會幫他收拾殘局。

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他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約束,性格嬌縱跋扈,總是習慣用非常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以及他覺得有問題的人。

教育不僅是傳遞知識、培養技能,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。

郭文思的經歷,讓我頓悟了什麼是「教育具有長期性和滯後性的特質」。

正如孫立哲在《想念史鐵生》這本書中所寫的一句話:

「一個人十三四歲的夏天,在路上撿到一支真槍。

因為年少無知,天不怕地不怕,他扣下板機。沒有人死,也沒有人受傷。

他認為自己開了空槍,後來在他三十歲或更老,走在路上聽到背後有隱隱約約的風聲,他停下來轉過身去,子彈正中眉心。」

這裡的「槍」指的就是年少時不斷任其發展、不斷惡化的壞習慣。

當別人質問你「為什麼不訓誡孩子」時,總有一些家長以自己忙,要賺錢養家,沒時間、沒精力管教孩子為由。

一句「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孩子有多難管」似乎變成了一些不合格的父母擺脫教育責任的托詞。

但現實是「等孩子闖了大禍,等你真的失去了孩子,一切都已來不及」。

孩子在你身邊時,你捨不得批評孩子,等孩子進入社會後,總有人會替你狠狠教育他。

在規則面前,人人平等,它是成長路上的紅綠燈,遵守交通規則的人,才能避免被馬路上疾馳的車輛撞飛,安全前行,抵達下一個目的地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:嚴守規矩、獎懲分明、有管有教

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,顏之推在《顏氏家訓》裡就這樣告誡過後人:

「父子之嚴,不可以狎;骨肉之愛,不可以簡。簡則慈孝不接,狎則怠慢生焉。」

意思是說,父子間的關係要嚴肅,不可過分親暱;骨肉間的親情之愛,不可不拘禮節。不拘禮節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,過度親暱就會產生不敬之心。

中國古代,名人名家立下家訓家規作為對子孫立身處世、持家治業的教誨,也因此培養出了許多出色的子女,以致家族興旺發達。

諸葛亮寫下《誡子書》,勸勉兒子勤學立志、戒驕戒躁。

司馬光尤為注重子女自律自立意識的養成,一篇《訓儉示康》,告誡其子「儉能立名,必自敗」。由於教子有方,司馬光之子,個個謙恭有禮,不仗父勢,不恃家富,人生有成。

梁啟超的《家書》堪稱教育典範,在他的教育和引導下,九個子女個個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還成就了「一門三院士」的佳話。

如今許多家庭,教育孩子時沒有規矩而立,毫無原則可循,導致許多孩子對長輩無禮無節、與父母反目成仇。

新聞上「媽媽當街下跪求兒子上學」「女兒地鐵踹媽媽」「孫子為打遊戲刺傷爺爺」等事件頻頻發生。

《人民日報》指出:愛與規矩並行,才是家庭最好的家教。

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,就是嚴守規矩、獎懲分明、有管有教。

有些規矩你不教給孩子,就沒人教給他,這份最全“家規”,請各位家長收藏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作家馬伯庸曾說:

「一個家族的傳承,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。

古董有形,傳承無質,它看不見、摸不到,卻滲到家族每個後代的骨血中。

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,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。」

規矩培養習慣,習慣塑造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。

孩子一生最可靠、必走的一條路,就是以紀律為準繩,用規矩築方圓。

願所有父母都能做好孩子的人生嚮導,立好規矩,率先垂範,共同描繪錦繡未來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