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年後的三次覺醒,越早知道越好

成年後的三次覺醒,越早知道越好
value101 2024-03-18 檢舉

 

其實,同女主角之前的經歷一樣,很多人一到中年,生活的壓力、事業的不順心,樣樣都在消磨自己的鬥志。

 

這正是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而活。

 

都說,相由心生,要改變命運,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。

 

人到中年,都需要來場改命。

 

找到自己,勇敢向生活揮拳,忍住蛻皮疼痛,不斷強大自己。

 

正如《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》中所講的:

 

產生自身強大的內核,從此不必依賴任何人。

 

人生這條路,我們都可以自己一個人孤獨又勇敢地走下去。

 

在平凡寂寞的每個黑夜,去找出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。

 

 

第三次覺醒:抱利他之心,行利他之事

 

書中,作者曾回憶過往,說自己年輕時很自私。

 

別說和同事朋友相處,連和自己的媽媽一度關係很不好,常常吵架。

 

然後她發現,這對女兒的影響很大。

 

她開始反思、覺醒,身為成年人,如何去調整好自己的品行、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,給孩子養成榜樣。

 

為養成利他思維,她開始每天做三件事:

 

第一件事是給別人留有餘地。

 

真正有本事的人,往往善於「左右逢源」。

 

這裡說的“左右逢源”,並不是與人相處時表現得虛偽,而是在面對人際關係的時候,看得遠,做得淺,總是能拿捏住社交的度。

 

人際關係大師哈維·麥凱曾說過:“建立人脈關係就是一個挖井的過程,付出的是一點點汗水,得到的是源源不斷的財富。”

 

要想在社會上立足,情緒智商和智商需要共存。

 

例如,在跟別人說話時,多問別人的事,多傾聽一下。

 

很多人只想講自己的事,不想聽別人的事,但其實要給別人一定的空間,很重要。

 

第二件事克服自我偏見。

 

偏見的本質,是一個人對外界的認知層次太淺,喜歡用標籤來識人。

 

心中充滿偏見的人,永遠無法看穿事物的真相。

 

克服偏見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修練的過程。

 

而人一旦放下成見,就可以對世事洞若觀火,對人性明察秋毫,這是正確決策的基礎。

 

第三件事懂得與人分享。

 

分享不是代表你吐槽,不是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倒楣事。

 

而是和別人分享心得,例如最近看了什麼書、學到什麼技能,良性互動才能更有利於溝通、建立良好的關係。

 

稻盛和夫曾說:“人只要抱利他之心,行利他之事,命運自然就會好轉。”

 

這世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。

 

當你學會抱利他之心,行利他之事,就是覺醒的開始,也是轉動世界的鑰匙。

 

 

寫在最後

 

楊絳先生說:“人雖然渺小,人生雖然短,但是人能學,人能修身,人能自我完善,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。”

 

在世界上找到自己位置,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修練的過程。

 

道需悟,事要修。如果你想要讓自己實現蛻變,就從思考、心態、社交、格局開始覺醒。

 

完成了提升與覺醒、實現層次的躍遷,本質上就是一個人真正的成長。

 

祝新的一年我們都能不斷成長,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