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寶水》:人情,是人生最好的治愈

《寶水》:人情,是人生最好的治愈
value101 2024-03-18 檢舉

 

不久,九奶到了彌留之際,她不停地念著失去的拐杖,村裡人都手足無措。

 

豆哥匆匆趕來,將當年老原爺爺送給爺爺的拐杖,遞到九奶手裡。

 

九奶緊緊攥住這根歷經歲月磨礪但依舊堅韌的拐杖,說:“沒扔就好。”

 

豆哥與老原並排跪在九奶床前,哭成了淚水,溫熱的淚水融化了兩人間最後一層薄冰。

 

看著和解的二人,九奶微笑著閉上了眼睛。

 

老原、豆哥二人看似是在九奶的調和下化解恩怨,但其實是樸實無華的情誼連通了兩顆茫然的心。

 

人情似水,有著包容善惡的柔情,也有衝破隔閡的韌性。

 

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圓形,當稜角對上稜角:

 

弱者斤斤計較,最終反目成仇;強者求同存異,最終和平化解;智者以德報怨,最終情誼更濃厚。

 

寬以待人者,看似吃虧,其實路已走寬;睚眥必報者,看似得利,實則自斷後路。

 

正如馬克吐溫所說:“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,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,這就是寬容。”

 

草木有情,包容萬物,總會留香遍野;

 

人間有愛,寬大為懷,方能豐盈心田。

 

 

人情如線,牽引靈魂的歸處

 

沈從文說:“家鄉的一草一木,一生一畜,雨絲風片,都是我們人生的底色。”

 

青萍年幼時與奶奶一同生活在鄉下。

 

在奶奶和鄉親毫無保留的愛意澆灌下,她無憂無慮地生長。

 

直到這棵小苗被移植到城市。

 

先是同學嘲笑她的口音,再是父親為鄉親們忙前跑後。

 

最後,父親為了返鄉給七娘兒子送婚車,不幸出事過世。

 

青萍悲憤至極,厭惡自己的家鄉,更怨恨在她眼裡好管閒事、愛慕虛榮的奶奶。

 

父親過世不到一年,奶奶病危,青萍在回鄉路上百般磨蹭,終於逃避了見奶奶最後一面。

 

然而,她看著靜靜躺在那裡,再也聽不到她歉意的奶奶,突然後悔不已,淚水奪眶而出。

 

沒有人怪罪青萍的遲來,反而不停地安慰她。

 

村中人的寬容,像一把尖刀,把她對奶奶的愧疚,狠狠地刻在心尖。

 

沒有人聽清楚奶奶留下的最後一句話,只知道最後一個字是「好」。

 

這成了青萍苦苦尋找的答案。

 

來到寶水村後,熟悉的溫情,為青萍枯萎的心,注入一絲生氣。

 

她慢慢理解了奶奶,開始操心寶水村的大小事,牽掛其中的老少人。

 

修養一段時日後,青萍鼓起勇氣,回鄉探望得了癌症的七娘。

 

這才得知,父親過世後,奶奶常與七娘講,青萍只要能恨出來就好。

 

眼淚潸然落下,青萍反而忽覺輕鬆。

 

返回寶水村沒多久,如奶奶般關照青萍的九奶,到了壽終正寢時。

 

這一次,她清楚地聽到了九奶留下的最後一句話:“回來就好。”

 

答案水落石出,她終於釋然,決定紮根寶水村。

 

奶奶的愛,從未因青萍的理解與否而有變化,也一直是指引她歸途的明燈。

 

曾經,家鄉是世界的全部;後來,家鄉是世界的彼端。

 

我們走得太急,甚至埋怨親朋的拖累;我們想得太遠,甚至不知終點的方位。

 

最終,我們迷失於外界數不清的路。

 

只有知道根在哪裡,才能知道向哪裡生長。

 

真正的根,不是全力爭取到的立足地,而是有家人相伴的避風港;

 

真正的生長,不是越殷實的財富,而是前進道路上不忘本的勇氣。

 

有情,便有靈魂的歸處。

 

只有緊握人情的細線,逆著漂泊的宿命,堅定向前,方能回到最初的家園。

 

 

寫在最後

 

曾經的青萍認為人情是負擔,但寶水村中包容善惡的質樸情誼,終於讓她放下了心中的芥蒂,完成了與家鄉、與自己的和解。

 

汪曾祺說:“一定要愛著點什麼,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鍾情。”

 

弱小如草木,因鍾情於光陰,亦可以不懼人間的風雨;

 

強大如人類,若拋下了溫情,也難以撐過生命的寒冬。

 

生活也許暗淡,人性也許複雜,內心或許徬徨,唯人情是化解一切的良藥。

 

人情,是人生最好的療癒。

 

人生路漫漫,記得給每位相逢的人,一份炙熱的情形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