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到了老年,「最晚走」的那個人,會活得很卑微

夫妻到了老年,「最晚走」的那個人,會活得很卑微
value101 2024-03-19 檢舉

舉個例子。夫妻倆養了3個孩子,而這3個孩子,都跟母親比較親近,跟父親較為疏遠。一旦母親離開,孩子們就有可能忽視,甚至拋棄關係疏遠的父親。

子女拋棄喪偶的老父親/老母親,有這3個原因。

首先,老父親/老母親獨木難支,不具備制衡家庭關係的實力;其次,跟老父親/老母親關係不好;第三,老父親/老母親臥病在床,孩子們沒有金錢、精力去照顧。

最晚走的,未必就是最幸福的。有可能,他還需要經歷一輪又一輪的“人間疾苦”以及“人情冷暖”,處境會更糟。

 

三、最晚走的那個人,所面臨的「風險」很大。

所謂“少年夫妻老來伴。”

早年選擇結婚,不僅是為了互相陪伴,也是為了互相「照顧」。一方生病了,另一方可以進行照顧。兩個人抵禦風險的能力,絕對比一個人強。

還是拿生病舉例。村口的老陳,近些年需要靠堂哥堂弟來接濟照顧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的老伴前幾年過世了,兩個兒子也外出打工,家中只剩下自己了。

以前有病,老伴來服事自己。如今老伴走了,不但沒有人陪伴,還面臨「無人照顧」的風險。一旦生病,就真的只能在家中等死了。

年輕的時候,可能孩子比伴侶重要;中年的時候,可能家庭比伴侶重要;到了晚年,就是伴侶比孩子、家庭更重要了。

另一半起到的,不僅是互相陪伴的作用,還有互相照顧的作用。光是陪伴和照顧這兩點,就是無數孩子都做不到的。

 

四、最晚走的那個人,會承受心理上的「煎熬」。

上文說過,無數老人在喪偶之後,要麼精神低糜,要麼比較恍惚,喪失了以往的活力和積極的心態。

造成精神低糜,或是精神恍惚的根源,究竟是什麼呢?毫無疑問,就是心理層面的煎熬。僅剩的一方,終究比離開的一方,更受罪。

試想,用久了的生活物品,我們都不捨得丟棄,又何況是陪伴我們多年的老伴呢?

露水夫妻,可能覺得沒啥關係。但對於相處了幾十年的老夫老妻來說,某一方的離開,對另一方而言,都是「動搖人生希望」的巨大打擊。

比如說動物界的天鵝,在另一半離開後,它們也會在悲苦當中鬱鬱而逝。有些“苦”,是沒有經歷過的人,所無法感同身受的。

趁還未老去,珍惜身邊陪伴自己多年的另一半。我們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,卻能過好當下,把握當下的溫馨時光。如此而已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