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活得太累的根源:不是能量太低,而是能耗太高
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問題:“為什麼我每天都活得很累?”
一個高讚評論說:“因為你身體能量流動的方向錯了。”
生活中有兩種人,一種是吸能型人格,能從外界的人事物中汲取能量,不斷豐盈自己。
另一種則是耗能型人格,這類人多疑敏感,喜歡瞎操心,生悶氣。
在這些無用的事上耗費了大量能量,就沒有多餘的精力,來應付生活的重壓。
想要減輕身上的負累,活得更輕鬆,一定要戒掉以下四種高耗能行為。
1
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?
工作報告時,看見領導皺了下眉,就惴惴不安地推測,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;
跟人聊天時,對方沒有及時回覆訊息,就開始胡思亂想;
看到同事躲著自己說悄悄話,便覺得他們是在議論自己。
很多時候,明明你什麼都沒做,不消片刻,就覺得身心俱疲。
有心理學家指出,過度敏感,就是一種無謂的自我消耗。
長此以往,它會大量損失人的精力,拖累我們的生活。
英國心理醫生科莉諾曾講過一個病例。
瑪麗是個心思細膩的女孩,剛工作那年,一度幾近憂鬱。
科莉諾仔細了解才發現,她的煩惱完全是自己強加在自己身上的。
有一次,她出外勤回來,看到同事們都在喝咖啡。
瑪莉覺得同事買咖啡也不叫上自己,瞬間有種被孤立的感覺。
於是她的內心立刻悲傷起來:原來大家都不喜歡我,我要怎麼做才能合群呢…
偶爾瞥向同事的時候,她覺得對方的眼神都帶著滿滿惡意。
就這樣,她揣摩了一下午,思慮過度,腦袋昏昏沉沉。
到了下班的時候,同事們約了她去聚餐。
她這時閒聊才知道,同事沒給她點咖啡,是以為她出外勤還需要很久才回來。
正是瑪莉太過敏感的心思,這才讓自討苦吃。
生活中像瑪莉一樣的人不在少數,總是活在自己的內心戲中。
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、一個眼神、一個動作,都能讓他們心中掀起駭浪。
但古語有言,臉厚耳聾,活著不累;事事入心,活著受罪。
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,如果你對所有事都太在意敏感,就很難再有精力去感受那些美好的事物。
試著學會把心放大一點,遲鈍一點。
這樣,你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思慮,保持充足的活力,將每一天過得熱氣騰騰。
2
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:
人生不外乎三件事,自己的事,別人的事,老天的事。
很多時候,自身的命運起伏,就讓我們無力招架。
若是操心太多,再強行插手他人的事務,只會讓自己雪上加霜,徒增負累。
賈平凹小說《暫坐》中,茶館女老闆海若有位朋友辛起。
辛起出身農村,家境貧寒,但長得很好看。
剛進入城市的時候,她一下子就被眼前的燈紅酒綠所吸引。
為了開上豪華車,背著名牌包包,她精心打扮自己,想要以此認識富人。
海若得知她的想法,立刻勸說辛起別誤入歧途。
但對方非但不聽,還陰陽怪氣地指責海若見不得她好。
海若聽完,立刻就氣沖沖地離開了。
幾個月後,辛起與有房、有車的田誠斌結了婚。
但她沒有過著富太太的生活,反而整日與丈夫鬧矛盾。
海若見不得辛起受委屈,就趁田誠斌出差幫辛起搬了家,將她安置在自己的茶館中。
結果田誠斌知道後,氣得火冒三丈,直接找上門就要砸掉茶館。
雙方在爭執中無意破壞了瓦斯管道,最後導致瓦斯爆炸,茶館淪為一片廢墟。
就因為多管閒事,海若苦心經營的事業就此付諸東流。
人生中,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難題和坎坷。
單單是家庭的雜事,工作的壓力,就足以讓人費神費力。
你若是過多操心別人的事,對方不領情不說,還會讓你陷入困境。
正如阿德勒所說的:
基本上人的一切煩惱,都源自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。
從今往後,與其為旁人消耗自己,不如過好自己的日子。
眼前沒了外界的是非紛擾,你自然能活得更鬆弛。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