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學了王維的心態過日子,我再也不內耗了

自從學了王維的心態過日子,我再也不內耗了
value101 2024-12-24 檢舉

總有一些詩,是需要一點閱歷才能讀懂的。

例如王維的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」。

學生時代讀到的是詩情畫意、意境高遠。

人到中年,才驚覺:

落筆的人,究竟吃過多少難熬的苦,才能寫出這樣一份釋懷?

身處盛唐的王維,一輩子活得謹慎規矩。

比起李白的肆意揮灑,他的人生狀態,反而更接近咱們這群普通人。

起起落落,忙碌,事情填滿了每一天;

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偶有所得內心也是無比焦慮,無比疲憊。

但有趣的是,明明也經歷了這樣的一生,王維卻自帶一種活得很順,自在從容的氣質。

這是一種難得的本領,或許就是他被稱為「詩佛」的原因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人生啊,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,王維當年也是一關關闖過。

須知活著就是歷練,日子總有波瀾,退無可退,只有向前。

如果你也想過得處變不驚,有滋有味,或許可以來王維的故事中找答案。

若想超脫自然,且隨文字,前往歷史煙塵中的大唐…

 

王小波說,人生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。

千年前的王維深以為然。

他的父母都出自頂級世家“五姓七望”,但幾代官職低微,父親始終升遷無望,在鬱鬱不得誌中,英年早逝。

那一年,王維九歲,身為長子,他知道這個家的重擔已經落在自己肩頭。

所幸他是有天賦的,小小年紀就能吟詩,十幾歲又到京城闖蕩,憑著藝術才華,結交了許多達官顯貴,小有名氣。

如果在其他朝代,王維或許能眾星捧月,活出一番氣象,可惜他活在盛唐。

那時天才浩浩蕩蕩:李白、杜甫、岑參、孟浩然、高適、王昌齡…

群星閃耀的年代,沒有誰可以獨佔鰲頭。

整日混跡於貴族中間,王維見識過他們的窮奢極欲,也看過他們違心說著奉承言語,寫著吹捧文章。

和每個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一樣,看盡繁華後,回到孤單一人的住處,卻不知道未來在哪裡。

長夜漫漫,在焦慮和迷茫中煎熬,思鄉之情無法排遣,也只能在重陽那日寫下這首詩。

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
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再後來得了科舉名次,儘管他的才華毋庸置疑,但因和高層關係密切,還是傳出了流言。

但那又怎樣,他不在乎。

他在乎的是,自己終於當了官,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。

讀過他的詩的人都懂:他未必喜歡做官,更嚮往隱居田園。

但他不是陶淵明,做不到放任家人吃不飽、穿不暖,受人冷眼。

他也不是富二代出身的李白,能千金散盡還復來。

從一開始,他最大的野心,就不是什麼清高名聲,更不執拗於留名千古。

他只想給全家謀一個好生活,而已。

很多人的日子過不好,就在於他們總是既想要無拘無束,又渴望功成名就。

但凡事有得必有失,如果總沉溺於夢想,注定走不好腳下的路。

人活一世,有個可靠的方向,並為之努力,就已經贏過世間七八成的普通人了。

可惜天不遂人願,就在王維以為塵埃落定,前途光明的時候,一樁禍事從天而降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王維的官職是太樂丞,掌管朝廷重大場合使用的舞樂。上任沒多久,屬下伶人違規表演了專供皇帝享用的舞黃獅。

這是重罪,還牽扯到了皇室內鬥。

王維最終的下場,是被貶為濟州參軍,遠離了權力中心。

換成李白的個性,怕會直接辭職;

換成杜甫的脾氣,一定會正面硬剛,挑破利益糾葛。

但王維的選擇,是在詩裡叩謝皇恩,稱讚皇帝秉公處理。

執政方持法,明君照此心。

縱有歸來日,各愁年鬢侵。

你看,即使這位官做得如此辛苦,為了留在官場如此委屈,他還是選擇了妥協。

他心中有詩酒田園,更有柴米油鹽。

他知道維持一個家族需要多少錢,知道必須待在朝廷裡賣臉,家中後輩才有可能出頭。

那個詩酒田園的夢,像是苦澀現實中的一絲慰藉。

讓他在貶謔路途中,輾轉反側時,還能咂摸出一點甜味來。

疲憊生活中,人必須有夢想,人也應該有夢想,這是支撐我們的重要力量。

但首先我們要接受眼前的磨難,踏實地生存下去,才有資格奢談未來。

 

初次進入職場,就遭遇降職打擊,遠離繁華京城,看遍人情冷暖。

往後幾十年間,他都自稱是微官,在朝廷裡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。

事業的停滯,讓他常望著枯寂的山水,盡情抒發內心苦悶:

落花寂啼山鳥,楊柳青青渡水人。

到這時,他才理解曾經的父親有多痛苦。

但他不能倒下,為了維持收入,他斷斷續續一直做官,偶爾也給別人當幕僚,當門客。

小妹日長成,兄弟未有娶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