堅持跑步之後,我把中年病都跑丟了
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》對23.2萬跑者進行了長達5.5~35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:
跑步能改善人精神狀態,提高人的免疫力,減少生病次數。還能有效降低心臟病、腦中風等急性疾病,降低13種癌症10%以上的發生率。
人到中年,跑步,是維持健康成本最低的方式。
2007年,時年34歲的央視主持人朱迅查出甲狀腺癌。
幸運的是,手術十分成功。
後來,在醫生的建議下,朱迅開始了跑步,這一跑就是17年。
17年來,她的癌症一直沒有復發過,她總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足夠的運動。
在北京的一次長跑活動現場,朱迅對在場的跑者說:
“跑步的好處真的很多,甚至能替代很多藥物。如今,我站在大家面前,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。”
有人說,運動才是最好的保健品。
而運動中最簡單有效的方法,就是跑步。
跑步會帶來身體和精神的雙豐收,讓你在一次次揮汗如雨中,變得越來越強健。
雲南大學教授汪小金分享說,四、五十歲的時候,他忙於評職稱,工作壓力很大。
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,被各種病痛折磨,後來暈倒在了講台上。
住院治療半個月,出院以後,他痛定思痛,決定透過跑步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當時,他每週跑1—2次,每次跑5公里,就這樣跑了一年多,身體很多疾病都不藥而癒了。
作家週嶺說:時常運動的人,體內生態系猶如一汪清泉,而久坐不動的人,體內生態系則更像是一潭死水。
人到中年,身體已有了歲月的痕跡,時常疾病纏身,步履沉重。
規律的跑步,可以讓你抵抗歲月的壓力和疾病的困擾。
跑步,換來的是健康,累積的是資本。
04
跑步的過程,是修練的過程,也是療癒的過程。
知道了跑步的好處後,如何讓自己行動起來,開始跑步呢?
《人民日報》分享的五個跑步重點,推薦給大家:
1. 選擇適合的跑鞋和場地。
跑步前,先挑選一雙材質柔韌,鞋底軟硬適中的跑鞋。
場地選軟一點有彈性的塑膠跑道,不僅可以保護膝關節,萬一不慎摔倒也能保護自己。
2. 跑前要熱身,跑後要拉筋。
跑前熱身,做12~15分鐘的手臂伸展,蹲起等一些簡單的動作。
跑後伸展、慢走、深呼吸,讓肌肉慢慢放鬆下來,給身體緩衝時間。
3. 設定自己的跑步頻率。
跑步圈有12字箴言:從慢到快,以短求長,積少成多。
每週運動2.5—5小時,每次半小時,就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。
4. 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。
跑步時,眼睛自然注視前方,不低頭,不東張西望。
身體稍微前傾,讓你的重心在兩腳中間;腳跟先著地,身體不要晃動;
雙臂盡可能貼近軀幹,擺動不要過大。
5. 合理規劃跑步時間。
晨跑可以讓一天精神飽滿,晨跑前不要吃早餐。
午後跑,可以使身體充分預熱,但容易影響消化,飯前一個半小時不要做運動。
夜間跑,減肥效果最佳。
▽
作家馮唐在40歲那年,漸漸意識到身體越來越差,再不去運動身體就真垮了。
於是,馮唐開始跑步,也徹底愛上了這項運動。
他總結了跑步帶給自己的十大好處:欣快、甜睡、能吃、能瘦、去煩、感受、充電、放下、偶遇、獨處。
人到中年,如果你覺得身體總愛出毛病,精神壓力也大,就去跑步吧。
三公里專治各種不爽,五公里專治各種內傷,跑完十公里內心全是坦蕩和善良。
點個讚吧 ,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邁開雙腿,迎接健康的新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