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個不好惹的人,其實更受歡迎
不少人認為,一個欺軟怕硬的人就是窩裡橫。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和橫不橫沒有關係,與是否在「窩裡」亦沒有太大的關係。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,一個人欺軟怕硬的決定因素是這個人對身邊人的了解程度,人們總是對自己足夠了解的人表現得更強硬,對自己並不是很了解的人小心相處。
生活中,太多人對自己親近的人期望過高,在對方未能達到預期的時候大發雷霆,這種情況表現出來就是雙標。
欺軟怕硬從未消失,也不可能消失。所以,無論與誰相處都不可走得太近,靠得太近的人最容易成為「被欺壓」的對象。
好惹的人總會被招惹,不好惹的別人自然會對其繞道而行。
一個人的容忍度越高,需要忍的事情就越多。
善良必須要自帶鋒芒
做人,越是無底線地與人為善,越容易被欺負。
當一個人對別人的善良毫無底線的時候,對方就不會認為你那是善良,而直接將你的好說話當成「慫」。
所有不帶鋒芒的善良,最後都會演變成傷害自己的利器。
老祖告訴我們,沒有雷霆手段,莫顯菩薩心腸。當一個人失去掌控全局的能力之時,就不要再去展現所謂的“大愛”,先愛自己才有資格去愛這個世界。
當你的善良遭受惡意的時候,一定要學會反擊。表明自己的立場才是一個人真正的獨立自強。
羅佐夫說:「感人肺腑的人類善良的暖流,能醫治心靈和肉體的創傷。」可同時,失了底線的善良不僅無法醫治心靈和肉體的創傷,還會成為邪惡力量萌發的溫床。
善良不應該是一個人的特徵,而應該成為一個人的選擇。特徵只會被利用,選擇才能將人生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關係總在試探中形成
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除了能力,還有思想。
每個人都厭惡這個勾心鬥角的社會,但每個人都不願意真正坦誠,原因很簡單,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,只有讓自己適應環境才有可能過好此生。
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,多得是灰色地帶,每個人都嚮往光明,然而光明卻不會來到每個人的頭頂。
生活中有太多東西需要爭奪才能擁有,一味地等待,注定等不來所謂的公平。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像大家口中所說的那樣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」絕對公平,更多時候一段關係的形成與「種」無關,只取決於「爭」。
試探是狡猾者最常用的手段,與人相處時若發現對方在試探你的底線,一定不要心慈手軟,反覆讓步只會讓對方在接下來的相處過程中對你更加不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