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內心強大的十種境界

一個人內心強大的十種境界
value101 2025-01-20 檢舉

不入局

 

作家亦舒說:

「命運的旅途中,每個人演出的時間都是規定的,該離場的時候,多麼不捨得,也得離場。”

年少時以為遇見便是永遠,長大以後才恍悟,所謂永遠更像是用一輩子的時間,越走越遠。

你得習慣人走茶涼的散場,也得接受漸行漸遠的結局。

蔣勳說:深於情,不困於情。

一個人可以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,但不能困於情局。

與其活在關係裡,不如活在緣分裡。

走散的人揮手道別,身邊的人好好對待。

離別存在的意義,就是讓我們學會珍惜。

內心強大,不是看清結局後變得冷漠堅硬,而是歷經無常後更懂珍惜。

 

07

不訴苦

 

一個人面對苦難的態度有三種。

第一種人臣服於苦難,一點小事就能把他打倒。

第二種人被動承受苦難,逢人就抱怨自己的不幸。

第三種人凌駕於苦難,任歲月碾壓過去,眼裡不見任何風霜。

我最傾佩的,是第三種。

譬如蘇遼,天資過人,文采卓絕,一生卻流連於被貶的顛簸中。

他卻能仰天長笑,揮手寫下:誰怕?一蓑煙雨任平生。

譬如楊綛,晚年喪夫喪女,世間至重的佛家七苦,她一人全佔了。

她卻能忍住錐心之痛,稱自己為“絕代家人”,看書,寫作,一如既往。

內心強大,不只是能吃下苦,而是能做到苦而不怨,苦而不訴。

 

08

不自憐

 

畫家黃美廉出生時腦部神經受到嚴重傷害,長大後不僅無法保持身體的平衡,也無法開口說話。

但是她依然經過不懈地奮鬥,並獲得了加州大學的博士學位。

在一次演講中,學生問她:“你怎麼看待自己?”

黃美廉說:“我只看我所有的,不看我沒有的。”

社會心理學將人的思考模式分為兩種,一種是受害者,一種是倖存者。

遇到苦難就抱怨命運不公,自憐自艾的人,不但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,還會在痛苦中越陷越深。

而那些不自憐、不自棄的人,就算疾風忽至,驟雨打頭,仍能守住心中那片艷陽天。

內心強大,是戒掉落難者心態,永遠以倖存者的姿態生猛著,掙扎著。

 

09

不清高

 

年輕的時候,我們都曾自命不凡,自視清高,覺得難可以忍,唯獨面子不能丟。

到了一定年紀你會明白:

面子什麼的都是虛的,把日子過好才是實打實的。

你心氣再高,陪伴領導、見客戶,都得客客氣氣的;

你自尊再強,下頓飯都沒著落,就得放低身段去賺錢。

就像那句流傳很久的段落:

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,表示你已經懂事了;

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,表示你已經成功了;

當你還停留在那裡喝酒、吹牛,啥也不懂還裝懂,只愛所謂的面子,表示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。

內心強大,不是守著自尊,而是能拋棄自尊。

 

10

不孤獨

 

什麼是孤?

《說文解字》中講:「孤」古代帝王的自稱。

《莊子》也說:獨來獨往,是謂獨有,獨有之人,是謂至貴。

可見,孤獨是高貴者的選擇,是優秀者的命運。

從離開母體的那刻起,我們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孤獨。

一個人越能面對孤獨、享受孤獨,越是能窺探生命的波瀾壯闊。

作家木心捨棄錦衣玉食的生活,在莫干山隱居半年,不分晝夜地讀書創作,終成一代名家;

陳道明推掉酒局應酬,浸潤在書籍和藝術中,褪去了一身浮華,活出了娛樂圈難得的風骨。

平庸者用熱鬧填補空虛,優秀的人在孤獨中成就自我。

內心強大,不是能忍受寂寞,而是能享受孤獨。

 

《莊子應帝王》裡有言:

「至人之用心若鏡,不將不迎,應而不藏,故能勝物而不傷。”

內心強大的人,從容自得,心無掛礙,故能穿梭世間,不被外物所傷。

想達到如此境界,請對照這十個標準修練自己。

當你夠強大,外界縱有驚濤駭浪,也傷不了你一根毫毛。

點個讚吧 ,與朋友們共勉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