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女人真正的強大不是婚姻,不是金錢,而是......
![一個女人真正的強大不是婚姻,不是金錢,而是......](/photo/articlePhoto/162993/photo_16299320250211120911.jpg)
來源:《凡人歌》
她沒有因為家庭的變故而怨天尤人,更沒有因為自己奔波於市井之間而責怪丈夫的無能。
她用自己的勤奮與智慧,面對生活的苦難,活出了自己的自由與尊嚴,也帶著全家奔向燦爛的未來。
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說過:
“你的伴侶不是你的愛與幸福的來源,你自己才是。”
真正的幸福並非源自外界,而是深植於我們的內心。我們的選擇和做法,影響我們自身的狀態和婚姻的走向。
面對生活的挑戰,不是恐懼和抱怨,而是冷靜剖析,洞察自身需求,尋找突破;
溝通不良時,不是逃避和生氣,而是多傾聽伴侶的心聲,有助於我們擺脫受害者心態,增進彼此的理解;
當生活陷入停滯時,不是後悔曾經的選擇,“怎麼當初看瞎了眼”,而是給予彼此更多的耐心與寬容,能幫助我們渡過眼前的難關,重新振作起來…
當我們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光芒,用自身的能量去溫暖周圍世界時,伴侶也會受到鼓舞,與我們攜手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
如此,婚姻就會愈加甜蜜,相伴可依。
不向孩子求“安慰”,要自我蛻變
電視劇《九部的檢察官》裡,有位母親叫李笑顏。
她與老公感情不和,長期分居,獨自經營醫藥公司。
在事業與日常生活的重壓之下,她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可想而知。
每當她遇到困擾時,就會不由自主地遷怒於女兒,認為是女兒束縛了她的自由。
女兒沒吃維生素,本來是小事,她會非常生氣:媽媽會傷害你嗎?你連你媽都不相信?
女兒淋雨回來,心情受影響,她會指責一番:你擺臉色給誰看呢?我對你還不好嗎?
女兒在國際學校學習落後了,難免情緒低落,她會繼續「拱火」:我養你容易嗎?你就不能體諒一下你媽嗎?
資料來源:《九部的檢察官》
其實,她每一次生氣都是事出有因的,或是因為公司事務不順,或是自身心情不佳,或是丈夫無法給予支持。
身為成年人,她有許多排遣情緒的方式,像是散步、聽歌、聚會等,但她卻選擇了向最弱小的女兒發洩情緒、尋求安慰。
事實上,孩子才是最該得到愛的人。父母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,孩子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,才能生長得明媚開朗。
想起前段時間的熱搜影片。
孩子玩耍時不慎打翻了父母賣的西瓜,嚇得不知所措。
這是一家人的生計來源,然而,母親沒有指責和懲罰,而是第一時間關心孩子的情緒,孩子很快就釋懷了。
網友們紛紛點讚這位母親,她能給予孩子滿滿的安全感,讓孩子感受到情緒的流動與理解,說明她本身是內心強大的女性。
心理學有一個概念,叫做「情緒容器」 ,意思是指個體能容納、理解自身或他人的情緒,不被情緒所左右的能力。
好的母親,擁有強大的情緒容器,她能讓自己的情緒保持豐盈而健康的狀態,看到和接納孩子的情緒,並幫助孩子將負面情緒轉化為內心的力量,不斷前進。
在母親的影響下,孩子能逐漸學會理解和包容他人,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生活,長大後變得更有勇氣和自信。
寫在最後
詩人薩古魯說:
“只有你的快樂和幸福不依附於任何人或事,你才是自由的。”
不要沉溺於原生家庭裡自怨自艾,不要苛求伴侶提供情緒價值,更不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買單。
我們不妨試著從以下的做法開始改變。
首先,不餵食負面情緒。
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經常陷入「被拋棄、被忽視、我好弱小,我不配得」的情緒時,要有意識地問自己:這樣做是否有利於改變現狀?
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就要有意識叫停負面思考。
其次,要從細節關愛自己。
情緒不會消失,但可以轉移。
我們可以透過做一些事情,讓自己從情緒漩渦中抽離出來,回歸理性與和平。
讀一本好書,或是和優秀的人對話,你的認知會得以開闊;
做十分鐘冥想,理清腦海中紛繁的思緒,你對未知的恐懼就會減少;
來一次遠足,透過見山、見水、見天地眾生的過程,你會知道,愛自己才是最值得努力的事。
最後,有一種心態是「我不要了」。
這一生,無論我們怎麼努力,難免會遇到一些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。
與其深陷其中、執著不懈,因而加劇自己的痛苦,不如改變心態,選擇放手。
接受現實,與自己的執念和解,這本身也是一種灑脫自在。
願我們都能放下情緒依賴,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活出獨一無二的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