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家有三不空,子孫乘東風」:變老的70後,家庭這三個地方要滿

「家有三不空,子孫乘東風」:變老的70後,家庭這三個地方要滿
value101 2024-06-26 檢舉

子女長大了,父母要和他們做朋友,平等對待。

父母與子女之間,有事多商量,打開了話匣子,誤會可以消除,彼此的資訊差也降低到最少,能夠互通有無。

當然,我們還要和七、八十歲的父母,多溝通,看看他們需要什麼,如何養老。

就像《三十而已》裡的顧佳,幾次夢見單身的父親,就果斷邀約父親過來,商議養老的事情。

顧佳要父親搬過來一起住,父親堅持去養老院。

父親說:「沒本事咱們就當好那渡人的船,閉眼之前能送到哪裡送到哪裡。有本事他們就是那條大郵輪,那咱們也得當好那上邊那救生艇,萬一出什麼事,咱們就是那個最後把他們送到岸邊的人。

父親的一番話,讓女兒顧佳放下了顧慮,也有了下一步的安排。

良好的溝通,代表家庭資訊通暢,成婚、辦事、買房等,能夠求同存異,從而勁往一處使,心往一處想。

 

03

滿是香的廚房:美味的食物,是勤勞儉樸的家風。

《道德經》裡說:“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”

別小看了一頓飯的好處,不僅體現家庭的經濟狀況,也是家風的行成和傳遞。

有一個孩子,挑三揀四,導致飯粒到處都是。

父親嚴肅地說:“碗裡一粒飯,農人一滴汗。”

孩子頓時羞愧,更加珍惜食物。

70後的我們,對食物應該要有很強的印象。小時候,很多家庭,缺衣少食,就怕青黃不接。

為了填飽肚子,也常常去採野菜,找野果。

現如今,生活條件好了,還是要節儉,別鋪張浪費。

我們也可以藉助過年過節,和一家人在一起,團團圓圓地吃飯。

兄弟姊妹都忙,能在過節的時候聚集,這是珍惜血脈之情。

我們的兒女長大了,要去遠方謀業了,到了過節,還是會回到家。身為父母的我們,應該準備很多好吃的,為兒女接風洗塵,讓兒女感受到鄉愁。

如果兒女找了對象,我們在家的一頓飯,就更有意義了。

 

04

70後,當下正是一家之主,對於家庭,起到了「承上啟下」的作用。

照顧好老的,教育好小的,約束好自己,一點都不能馬虎。

把家裡的幾個地方變滿,是家庭的福氣,是對子女的教養。

甜甜蜜蜜,有夫妻之愛的地方,就是家。

有說有笑,有家人溝通的地方,就是家。

香氣飄飄,有美味食物的地方,就是家。

家的樣子變好了,幸福就會連綿不斷。

70後,辛苦了大半生,仍舊任重道遠。

 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