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下半場:藏

人生下半場:藏
value101 2024-09-06 檢舉

鬼穀子有言:“聖人之道,在隱在匿。”

智者深諳此理,於漫長歲月中,擇靜而處,修心養性,覓食得內心的一片淨土。

他們明白,真正的智慧在於內斂而非張揚,故而能避喧囂,享自在。

世間諸多紛擾,多源於人心之浮躁與外界之虛華。

懂得「藏」的智慧,便是於紛繁複雜中尋得一份淡泊與從容。

人生下半場,最好的活法,莫過於一個「藏」字。

藏鋒守拙,不僅是對外界紛擾的避讓,更是內心修為的體現。

唯有如此,方能餘生順遂,安然無憂。

 

不懂收斂,是悲劇的開始

知乎上,有這樣一個問題:

“真正見過世面的人是什麼樣的?”

底下有個高贊回答:

“其實真正見過世面的人,見過自己,見過眾生,見過天地,反而沒有任何身份感。”

身處人情世故中,短視者往往善攀、好爭強,以此彰顯存在感。

而閱歷豐富者恰恰相反,她們不喧嘩、不炫耀,收斂身上的鋒芒,專注於自己的生活。

 

看過這樣一則軼事:

在作家聚會上,作家弗蘭韋爾捧著幾本自己所寫的小說,趾高氣昂地四處巡視。

忽見角落坐著一名中年女子,衣著甚是樸素,便認為對方肯定是籍籍無名之輩。

於是跑到女人面前,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寫過三十多本小說。

以為女人聽後會一臉崇拜地看著他,不料對方只是禮貌點頭一笑。

弗蘭韋爾很不服氣,生氣地問道:“你又寫過幾本小說?”

女人只是淡淡說:“我只寫過一部小說。”

聽到這裡,弗蘭韋爾心中生出幾分輕視,越發肯定女人比不上自己。

然而,當女子緩緩道出小說的名字──《飄》時,法蘭威爾頓時羞愧不已,灰溜溜地走了。

一個人最可悲的,不是愚蠢,也不是貧窮,而是鋒芒太盛。

當我們沉溺於自我炫耀,處處顯山露水時,輕則使人敬而遠之,重則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煩與災禍。

真正的智者,往往懂得適時收斂自己的光芒。

「潛龍勿用,藏鋒守拙”,保持謙遜與內斂,方能行穩致遠。

 

無獨有偶,網路上一則真實的故事引人深思。

一位男子,年輕時經營蔬菜大棚賺了不少錢。

然而,有一次酒後失言,他對外炫耀自己賺了100萬。

未曾想到,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

沒多久,他的菜地就被人噴了藥,大棚也被砸了。

經此一遭,經濟損失已超過百萬。

無奈之下,他只好到城裡謀生。

後來,憑藉著努力,他不只買房買車,還結了婚、成了家,生活幸福美滿。

但當他再次回到鄉村,面對村裡人的詢問,他只道自己月薪幾千,房和車都買不起。

人生起勢時,往往最容易遭人嫉妒。

與其因炫耀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煩,不如學會內斂,保護自己免受無妄之災。

《論語》有言:“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。”

真正的智者,懂得將生活調成「靜音」模式。

他們行走於人世間,既不狂妄自大,也不卑微迎合,而是深諳「藏」的智慧。

這樣的處世哲學,使他們擁有更為廣闊的視野,歷經浮沉而愈發清醒,洞悉世事而不失本心。

唯有如此,方能把握人生的方向,穩健前行,而不至於誤入窮巷,落得遺憾收場。

 

藏好自己,方能沉著修煉

《禮記》有云:“傲不可長,慾不可縱。”

一個人倘若滋生傲慢,肆無忌憚地放縱慾望,只會深陷泥潭。

即便奮力掙扎,也依舊無法脫身。

因此,唯有學會克制,沉下心來專注自我,才能不為外界浮華所動,把握住人生的脈絡。

楊絳先生,便是這樣一位智者。

當《楊綛文集》即將面世,出版社想要籌備一場盛大的作品研討會,誠摯邀請楊綹先生​​親臨。

面對本來可以名揚萬裡的機會,楊綛先生卻一口回絕。

只表示:

「稿子交出去,賣書就不是我該管的事。我只不過是一滴清水,不是肥皂水,並不能吹泡泡。」

楊絳先生此言,正是她一貫的生活態度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