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

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
value101 2024-09-06 檢舉

找到應對之道,而不是被情緒左右。

 

有這樣一句話:

“一個人常說消極的話、抱怨的話,福氣慢慢就跑掉了,因為心氣不夠。”

信念和言語,往往塑造一個人的命運。

我們所說的話,不僅映照出內心的信念,還可能透過自我暗示的機制,悄悄牽引著我們的人生軌跡。

一位朋友說,他家有個特別的規矩:

不說喪氣話。

小時候,他因說了「窮」字而被奶奶及時制止。

因為奶奶堅信喪氣話會引來壞運,而吉利話則能招來好運。

在這樣的環境下,朋友養成了樂觀的性格,凡事都往好處想。

而常說正面的話,似乎真的為他帶來了好運。

長大後,他不僅家庭幸福美滿,事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一路走來都順風順水。

 

1968年,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‧默頓曾提出「自證預言」的概念,揭示了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。

一旦個體形成了某種預期或信念,就會無意識地按照這些預期或信念去行動。

因為心理暗示的影響,預期的結果常常比較容易成真。

不要低估你話語的力量。

你深信不疑的,預示著你的命運;

你掛在嘴上的,會照見你的人生。

學會用正向的話語塑造你的世界,才能讓每個明天為你綻放光彩。

 

常知足

在《我的阿勒泰》中,文秀在草地上輕輕地說:

“有時候,好的生活是不需要多少錢的。”

 

劇中,張鳳俠救了一個餓昏的漢人,那人便是高曉亮。

兩人之間萌生了情感,墜入愛河。

然而,當張鳳俠讓高曉亮到城裡賣木耳,對方卻帶著貨款不辭而別。

在高曉亮離開之前,張鳳俠心中隱隱有所預感。

她鄭重告誡高曉亮:

“不管你回不回來,都不要跟那幫賣假蟲草的混在一起。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”

 

然而,高曉亮還是沒有聽取她的勸告,走上了販賣蟲草的道路。

高曉亮的行為,無疑地暴露了人性的貪婪和虛榮。

他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和物質享受,不惜違背道德和原則,最終走上了人生歧途。

然而,內心的不滿足,未必擁有的太少,而是在比較中痛苦,在追求中迷失。

看過這樣的話:

「所謂貧窮,就是慾望比收入多一分。

所謂富有,就是慾望比收入少一分。 」

深以為然。

如果一個人甚麼都想要,便會什麼都缺少。

懂得得知足常樂,才能掌握生活的美好。

 

一位朋友說,前兩年疫情,她從外地回家,打算照顧陽了的老公。

結果自己也陽了,燒得比他還厲害。

最後是老公照顧自己,還有婆婆照顧他們和兩個孩子。

直到生病的這一刻,她才發現,原來房子車票子也沒那麼重要。

其實她想要的,一直都在身邊。

正如林清玄所說:

“生活本來簡單,是人把它過複雜了。”

如果幸福源自於比較,那麼別人家的一定最好。

有時候,刪繁就簡,減負前行,才能找到內心的平靜。

懂得珍惜,是幸福的前提。

學會知足,是真正的富足。

 

行走於繁雜的人世間,當不斷修身養性。

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,心存感恩,自有福報。

當你遠非非,就是在避禍;

當你少抱怨,就是在增慧;

當你常知足,就是在接福。

願你不驕不躁,如靜水深流;不憂不懼,似山岳堅定。

願你心如明鏡,步履從容,福氣源源不斷,幸福常伴左右。

— END —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