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幾點起,就是什麼命(太準了)
現代人有許多身不由己,在職場被工作推著走,人們在家庭被生活推著走。
這一點我在回歸家庭,全職帶娃後感觸極深。原以為不上班,時間可以自由支配,卻發現白天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孩子填滿,完全沒了生活,沒了自己,於是我開始嘗試透過寫作找回自己。
最開始,我選擇每晚在孩子睡後寫,經常寫到夜裡兩三點,後來發現整個人的狀態越來越差,不僅早上一起床就忍不住發火,白天還時刻擔心自己的寫作進度沒辦法推進,帶娃心不在焉。
直到有一天,我看到《亂時候,窮時候》的作者姜淑梅的故事:要照顧一家人起居的她,每天早上在全家人起床前去客廳寫作,即便書桌只是一個水果箱,也甘之如飴。
最後60歲才開始學認字的她,在87歲時已經完成6本著作。
從此,我便把寫作的時間提前,神奇的事發生了:早起的我精力更集中,效率更高,整個人隨著天色一點點變亮,文章一點點收尾而變得愉悅。
我不再焦躁拖延,白天帶小孩也不再三心二意。
失控的人生,即使成功也沒有品味的心情。
而早起,是重獲人生控制權最低成本的方式。
來源:視覺中國
早起,見微知著,成就非凡
到這裡,我們來看看一些大佬早起的故事—
小米創始人雷軍,曾入睡困難,但不管頭一天多晚入睡,隔天都會堅持早起跑步。他曾說:“早起,你的人生會多幾個小時。”
蘋果CEO庫克,每天早上4點半開始收發郵件,5點到達健身房開始運動。他總是第一個到達辦公室,最後一個離開。
蘋果聯合創辦人賈伯斯也是早起的實踐者。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,先工作一會兒,再陪起床的孩子們吃早餐,然後去上班,完美兼顧了事業與家庭。
作家村上春樹,每天早上4點半,不用鬧鐘,到點就醒,起床後立刻連續寫作四五個小時,寫完後他會跑一小時。
早起,看似微不足道,不過是比別人少睡一點懶覺,少貪戀一刻被窩,卻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人的自律與敬業,以及對目標的高度執著和對時間的合理管理。
而這些不正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必備要素嗎?
說到底,幾點起只是一種自我選擇,可生命的軌跡與品質就暗藏在一個個看似平凡的選擇之中。
人都是渴望改變、渴望向好的,無奈大多數人嘗試無數後成為「早起失敗者」。
正如俞平伯先生曾寫過的兩句小詩:“被窩暖暖的,人兒遠遠的。”
早起不易啊!
來源:視覺中國
寫在最後
曾經有一本書《早起的奇蹟》,風靡一時。作者在書中分享了5個有效養成早起習慣的方法,或許可以幫助你:
1.睡前做好第二天早起後要做的工作計畫;
2.鬧鐘響時想像未來已實現的理想生活;
3.鬧鐘響了立刻起床不要按掉再睡5分鐘;
4.起床後迅速完成盥洗環節開始執行計畫;
5.製作每日打卡,記錄下每次早起的狀況。
有句話說得好:“能夠馴服早晨的人,必能馴服人生。”
放下那些遙遠的志向,停止任何焦慮內耗,從明天起做一個早起的人,讓命運的齒輪從每個清晨開始轉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