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,不是沒錢,而是媽媽張口閉口就是這3句話
不巧的是,老師過了幾日來家訪,恰好遇見了男孩的媽媽,驚訝地詢問了此事。
媽媽笑著替小男孩打了圓場,沒有戳穿這件事。
待老師走了後,媽媽收起笑容,嚴肅地說:「媽媽很生氣,不是因為成績,是在你眼裡,媽媽不是一個能原諒錯誤的人。
告訴媽媽,媽媽是這樣的人嗎? 」
小男孩愧疚地說:“我只是不想媽媽生氣。”
媽媽說:“那我們約定好,以後犯了錯和媽媽好好說,只要知錯就改,媽媽保證不會生氣,好不好?”
小男孩用力地點了點頭,打那天起,小男孩的成績和人生都越來越好。
「知錯就改」四個字,為他的一生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。
心理諮商師趙中華曾說:
“孩子都在犯錯中成長,最能體現父母智慧則是在孩子犯錯後的引導。懲罰和教訓也好,只是方式,不是目的。”
生活中,無論再生氣,批評孩子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和場合。
來源:視覺中國
特別是以下3種情況,千萬別批評孩子,沒好處。
1. 飲食不責,在飯桌上不要責罵孩子
吃飯本該是一家人一天中難得的放鬆休息、增進感情的時候,貿然批評孩子,親子關係只會不進反退。
有心理學家研究證實,人的消化系統和情緒有很大的關係,情緒的好壞和消化的好壞是成正比的。
讓孩子「忍氣吞聲」吃飯,對身心都是一種傷害。
2. 當眾不責,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
很多媽媽認為,當眾揭孩子短,能讓孩子「長記性」。
事實上,這樣不僅無助於對孩子的教育,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。
久而久之,孩子的內心會缺乏力量,變得消極自卑。
3. 疾病不責,在孩子生病受傷的時候,學會關心,而非責備
學不會正確表達關心,是許多家長的通病。
看到孩子生病受傷,別急著說「都怪你亂吃東西」「誰讓你不注意安全」等責怪的話,即使你是在表達關心。
在孩子最脆弱的時候,說教說得再正確,也不如一句關懷暖心。
2004年,《楊綛文集》出版,適值楊綿從事創作70週年。
出版社準備邀請楊綛“出山”,隆重宣傳,並召開作品研討會。
楊綛聽聞後,卻婉拒道:“稿子交出去了,賣書就不是我該管的事了。我只是一滴清水,不是肥皂水,不能吹泡泡。”
生活中,許多人也會有意無意地吹著五光十色的泡泡,將家庭收入、孩子成績等高調曬出。
見識淺的人往往不懂,一張愛炫耀的嘴,會為自己帶來多少麻煩。
聰明媽媽才明白,管住嘴,是當母親的必修課。
前陣子,在網路上看到一件討論度很高的事情。
學校佈置了一項假期作業,要求家長記錄一些孩子在家中認真學習的照片,並上傳到班級群組。
一開始畫風還蠻正常,直到一位家長在照片中曬出自己的寶馬車鑰匙後,味道就變了。
有曬名牌包的,有曬名表的,一時間搞得班級群烏煙瘴氣。
除了炫富,還有很多家長喜歡炫耀孩子成績好,有出息。
紀錄片《謝謝你來了》裡,母親尚霞和兒子王志偉的故事就很令人感慨。
王志偉小時候成績很好,小學跳級,上了重點高中,還拿到了獎學金。
尚霞沒有教兒子謙虛低調,也沒有讓他放平心態,反而到處說自己孩子能光宗耀祖,還經常拿出成績單,給別人看分數。
平時她也只關心兒子的成績,不准有一點下滑。
尚霞的行為,讓王志偉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,認為沒了成績,自己便一無是處。
終於有天他考砸了,從此一蹶不振,心氣盡失,年近30還在家啃老再無鬥志。
節目上的專家點評道,尚霞這種過度炫耀的行為,正是造成王志偉現狀的罪魁禍首。
原本優秀的苗子就這樣毀了,令人嘆氣。
試想,如果尚霞能以身作則,教孩子用平常心面對成績的好壞,也許王志偉就會化挫折為動力,攀上更高的山峰。
孔子說:“其身正,雖不令而從。其身不正,雖令而不從。”
很多家長不是不懂教育理論,也不是不知道孩子怎麼成長會更好,但卻總是嚴於律人寬以待己,以為只要孩子向好處學就好。
殊不知,家長的觀念、行為等,比口頭說的道理更容易造成影響。
心理學上說,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,是父母的投射。
來源:視覺中國
想要教育好孩子,不妨試試以下3點:
1. 以身作則,發揮榜樣力量
以身作則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教育方式。
在日常生活中,展現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,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2. 引導思考,培養正確三觀
生活中,要多引導孩子掌握思考能力,培養孩子建立正確三觀,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並積極回應。
讓孩子有明辨是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,讓孩子在模仿周遭人時,有自己的判斷力。
3. 嚴守底線,建立規矩意識
有時孩子也會學到一些錯誤的想法和行為,所以要儘早與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規矩,並確保他們了解這些規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
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商大家都能接受的獎懲制度,每週或每月進行考核,共同執行獎懲。
有人說:“家,對每一個人,都是歡樂的源泉,再苦也是溫暖的。”
選擇正確的說話方式,是組成這份溫暖至關重要的一部分。
媽媽謹言慎語,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;媽媽溫和妙語,才會讓孩子感覺被愛著。
學會戒掉抱怨的話,慎言批評的話,藏住炫耀的話,家人關係會越來越好,生活也會蒸蒸日上。
餘生,願我們都能溫聲細語,說話有度,共同營造溫暖自在的家庭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