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8歲媽媽含淚說:人老了,最怕自己無用,最怕子女臉色

68歲媽媽含淚說:人老了,最怕自己無用,最怕子女臉色
value101 2025-01-16 檢舉

我媽媽68歲,

卻幼稚得像個孩子。

 

01

媽媽從鄉下送藥給我。

她在老家遛彎時聽人說,離我家30公里遠的地方,有個中醫郎中,看乳房增生看得特別好。

「村上好多人,都找他看過哩,幾服藥喝完,都好了。」電話中,媽媽用崇拜且肯定的語調描述完郎中的妙手回春後,又列舉我熟悉的七大姐八大妹服藥後的神奇療效,然後試探著問我,“要不,給你抓幾副試試?”

得到我應允的第二天,媽媽就派爸爸5點起床,在公雞打鳴和牛鈴叮噹的清晨,坐上那趟途經村口的最早班車,去「神醫」那裡給我抓藥去了。

 

藥抓回來後,媽媽才一步步揭露她的真實意圖:

「這藥可咋辦呀,你這麼忙,誰給你熬呀,就算熬了,你能記不記得喝呀,要不,我給你送去吧,我給你熬,我監督你喝。 」

68歲的媽媽想來看我,又怕打擾我,就打著神醫和抓藥的旗號,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套路我。

除了看透不說透,我還能說什麼。

媽媽給我熬的藥,苦也要喝

 

02

媽媽來後,我家書房的門就再也關不住了。

吱呀一聲,門開了,媽媽拿著水果走進來:「妮,你吃蘋果不?」吱呀一聲,門又開了,媽媽端著茶杯走進來:「妮,你喝水不?」吱呀一聲,門再次開了,媽媽搓著手進來:“妮,你想吃粉漿麵條不?”

坐在電腦前,搜腸刮肚、理屈詞窮、抓耳撓腮寫字的我,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怒火,沒好氣地說:「媽,我寫東西的時候,不要跟我說話,一說話,我思路就斷了。

 

媽媽像個做了錯事的孩子,「哦哦哦」地點著頭,彎著腰踮著腳,合上書房的門,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門外。

此後,只要我在讀書寫字,68歲的媽媽在家就學會了走「貓步」:腳輕輕落地,人悄無聲息,話輕聲細語,就連咳嗽都要跑到衛生間關上門,生怕弄斷了我的思路。

原來,人老了,最怕的果然是子女的臉色。

怪不得古人說,最難的不是色戒,而是色難,前者關乎自律,後者卻直抵孝心。

媽媽做的粉漿麵,我喝了一碗又一碗

03

寫完文的下午,我會帶媽媽到處走走。

在鄉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媽媽,見慣了閒庭信步的父老鄉親,和遼闊靜默的土地莊稼,看到城市的喧囂和擁擠,渾濁鬆弛的眼睛裡,時時閃現出提防和恐懼。

媽媽最害怕搭乘商場的扶梯,她總擔心自己踏出腳的速度,趕不上扶梯滾動的速度,總懷疑自己一不小心,就會摔倒被扶梯卡住。

 

「電視上報道,有個老太太被扶梯捲住,手臂都沒了。」媽媽透過誇大悲劇個案,嚇唬我,也為自己的膽小找台階。

我像第一次教兒子坐扶梯那樣,一遍一遍地教她:扶著扶手,先邁出一隻腳,把另一隻腳跟上,站穩不要踩黃線就沒事。

但68歲的她,學得比我幼小的兒子可慢多了。在我的鼓動下,她嘗試了好幾次,還是不敢邁出腳:“不行,不行,嚇死人了……”

後來,我再也沒有帶她坐過扶梯。我攥著她因勞動而關節變形的手,攙著她駝背矮小的身軀,走步梯或電梯。

我想,我媽媽已經68歲,我要接受她的害怕和恐懼,讓她做安然鬆弛的自己,而不是改變她。

帶媽媽出門

 

04

夏風習習的晚上,我們帶媽媽下館子。

吃飯出來,媽媽總愛攥著我的衣角,小聲地問:「花了多少錢?」我不願讓她為錢自責,也不願被她說大手大腳,就淡淡地往少了說: “200多吧,你不來,我們也要出來吃飯呀。”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