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窮的根源:想太多

一個人窮的根源:想太多
value101 2025-01-20 檢舉

他說現在電商賽道太卷,沒資源、不懂運營,貿然進去,怕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
這是許多人的通病。

夜裡想了千條路,可是因為膽怯,所以明朝依舊走老路。

我們常開玩笑,膽子越大,賺得越多。

這其實有幾分道理,我一直相信:有時候,一個人因為窮,不是沒本事,而是自己的怯弱困住了自己。

史丹佛大學有項研究指出,人類的大腦會把我們害怕的事情影像化,並且不斷地在腦中重複,結果就是好像有一個磁力場,引我們走向那個方向。

你越害怕什麼,就會越發生什麼。

大多數人的痛苦,不一定是真實的,而是過度思慮製造的幻覺。

導演李安剛拍電影時,曾一度因猶豫、糾結而不敢開拍。

他總是擔心資金出問題,怕最終呈現效果不好,又怕出現虧損。

侯孝賢導演知道後,對他說:沒人剛拍電影時錢是夠的,但只有拍了,才可能成功。

李安聽完後,便不再多想,立即開機拍攝。

最終,資金問題沒有出現,他成功拍出電影《喜宴》,也憑藉此片順利登上影壇。

天下之事,困於想而破於行。

當你開始行動,你會發現所有預設的困難,早已不攻自破。

 

03

賺錢,是一場勇敢者的遊戲。

對於膽小鬼來說,遇到一點麻煩就猶豫不前,只覺得荊棘叢生。

但對於有膽量的人來說,只管邁開腳步,最後所行皆坦途。

羅伯特·清崎寫過一本很著名的書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。

其中,窮爸爸是他的生父,雖是大學教授,卻一輩子深陷債務的泥沼。

富爸爸則是清崎好友的父親,國中都沒畢業,卻身家有十幾億。

而兩位爸爸的差距,主要取決於賺錢心態的不同。

窮爸爸嘴上常念叨:“涉及錢的時候,別去冒險,萬一失敗了怎麼辦?”

為了圖個安穩,他多年來準時上下班、拿工資,有機會也不敢做任何投資嘗試。

結果,經濟危機來臨時,窮爸爸不幸被學校裁員,生活跌入低谷。

與之相反,富爸爸經常告訴清崎:“很多人是因為太害怕失敗,所以才會失敗。”

早早出來打工的他,存到一筆錢後,便開始嘗試投資開店、經營超市。

由於經驗不足,他屢次創業失敗,甚至多次瀕臨破產。

但他從不氣餒,而是從失敗中總結教訓,直到把虧損變成獲利。

清崎將兩位爸爸的人生軌跡看在眼裡,決定跟隨富爸爸學習。

他廣泛涉獵各行業,研究市場趨勢,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。

一路走來,他也遭遇決策失誤、投資失敗的打擊。

但每到這個時候,他總會想起富爸爸的囑咐:“接受失敗的現實,並把它轉變成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次次激勵。”

最終,清崎成為知名的作家、投資家,40多歲便身價過億。

害怕失敗,成功就永遠不會找上門。

有時候,成功定義一個人的,不是成功,而是面對困難的態度。

如果你瞻前顧後,思慮重重,很多機會就會跟你失之交臂。

放手去乾,也許會失敗一萬次,但只要成功一次,你就翻身了。

世界首富馬斯克很迷戀《低模之戰》之類的遊戲,還常形容自己在玩高階人生模擬器:

遊戲失敗有啥了不起?大不了重來一盤就得了。

我喜歡這樣的人生態度。

一次次失敗,一次次重來,總有一天,財富會變得觸手可及。

點個讚吧 ,與朋友們共勉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