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得罪你、欺負你,默念這三句話,你就贏了
有句話說得好:“先學會不生氣,再學會氣死人。”
生氣,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,實在不值得。
當你遇到討厭的人,要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不生氣。
最有力的回擊,不是激烈爭吵,不是衝動報復,而是默念這三句話。
不理不怒,不糾纏
電視劇《天道》中,有一位高人丁元英。
他洞悉世事,特立獨行,既不為外界所擾,也不被情緒左右。
有一次,丁元英去小攤吃早餐。
點餐的時候,就把錢付了。
然而,當他吃完準備離開時,老闆娘突然叫住他,指責他吃東西沒有給錢。
面對這樣的冤枉,一般人一定要據理力爭。
但丁元英的反應卻與眾不同。
在短暫的錯愕之後,他沒有多說什麼,而是再次從口袋中掏出錢款,默默地交給了老闆娘。
丁元英的做法,不是怯懦,也不是妥協,而是暗藏了智慧。
他深知,一個人的精力有限,應投入更有意義的事。
無謂的爭辯,不會有實質的結果,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。
還有一次,丁元英和芮小丹到廣場遊玩。
芮小丹被廣場上的舞蹈所吸引,興沖沖地跑去跳舞。
丁元英則坐在椅子上,欣賞芮小丹的舞姿。
然而,就在這時,一個中年婦女突然過來坐下,粗暴地擠走了丁元英。
芮小丹發現後,走過來笑著問道:“這麼輕易就被人打敗了?”
對此,丁元英只是笑而不語,沒有多做解釋。
其實,丁元英的忍讓,不是被打敗,而是對愚者無需多言。
狹路相逢,命貴者先讓路。
真正的智者,不會跟爛人太多糾纏,而是以超然的態度放過自己。
不忍不讓,不好惹
俗話說:“人善被人欺,馬善被人騎。”
缺少底線的忍耐,只會助長壞人的氣焰;
沒有鋒芒的善良,只會被當成傻瓜。
很多時候,即便你凡事退讓、敬而遠之,還是逃不過被欺壓的命運。
要知道,這個世界的真相很簡單:
有人招惹你、拿捏你、欺負你,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,更不是因為你不夠優秀。
而是因為你展現出的軟弱,讓他們篤定,欺負你不需付出任何代價。
對那些奉行叢林法則的人來說,欺軟怕硬就是他們的本性。
你越是善良,越是忍耐,他們就越容易視你為“軟柿子”,越想得寸進尺、肆無忌憚。
而那些真的敢拍桌子的人,反而讓人敬畏、沒人敢惹。
北大懷沙老師的女兒,在上一年級那會,有天突然說不想去上學了。
懷沙老師覺得肯定有什麼事,一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班上有個叫大美的女孩,經常帶著兩個小伙伴欺負他的女兒,不是開惡意的玩笑,就是排隊時插隊,或者隨便丟女兒的東西。
因為霸凌還處於初級形態,沒有造成實質的傷害,無論是告訴老師或找家長,都不是好辦法。
於是,他教導女兒如何警告和反擊霸凌者。
一是教女兒口頭警告大美:“如果你再欺負我,我會讓你在全班同學面前感到難堪。”
二是製定反擊行動,下次如果大美再欺負她,就拿出自己每天帶的豆漿,直接澆在大美的頭上。
雖然這個主意聽起來有點“狠”,但這不是要讓女兒傷害別人,而是讓她學會設立邊界,讓別人知道欺負她勢必要付出代價。
最終,他的女兒成功守護了自己的底線,再也沒有受過類似的霸凌。
善良需有度,忍讓應有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