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狀態對了,人生就順了
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,感觸頗深:
「大多數人,只會在一成不變的生活狀態裡苦惱,卻始終不去改變。
久而久之,就會覺得人生處處不如意,事事不順心。 」
很多時候,人生路上的困境並非能力不足,而是走不出一成不變的狀態罷了。
當你能改變自己的狀態時,人生軌跡也會跟著改變。
成年人最需要改變的人生狀態,莫過於:推倒內心的牆,跳出勤奮的圈,打開認知的籠子。
狀態對了,人生就順了。
01
推倒內心的牆,活成自己。
前幾天,在《改變》一書中讀到這樣一個小故事。
小林有一次聽到朋友的播音作品,被深深吸引。
於是向朋友表示,自己一定要成為像他一樣出色的播音員。
隨後花了很多時間,做足了準備。
可後來朋友問他進展如何時,他卻說:“沒有做了,我覺得我的聲音不好聽,肯定做不好播音。”
事實上,小林的故事何嘗不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。
明明想去學英語,但想到已經年過三十,就認為自己學不好而放棄。
明明想從事設計工作,但考慮到從沒做過,就害怕自己做不了而妥協。
人生最難推倒的牆,不在外界,也不在大腦,就在自己心裡。
只有推倒內心的牆,才能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。
鄧亞萍就做到了這一點。
鄧亞萍退休後,想去學霸聚集的清華大學學習英語專業。
當時的她,連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。
一般學生一個下午就能背誦的稿子,她花了一個月才勉強記下來。
以這樣的英語基礎,去面對清華的學霸,換成別人,可能早就在心中築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牆。
但鄧亞萍卻毅然推倒了這堵牆,走進了清華學府。
在她的努力下,不僅拿到清華大學的英語學士學位,還被英國諾丁漢大學錄取。
隨後,更是在劍橋大學修完博士學位。
俞敏洪曾說:
「只要心裡沒有障礙,外界的困難總能克服,讓自己獲得想要的人生。
但心裡的障礙除不掉,這種狀態的人生就沒有任何辦法改變了。 」
面對前路的困難,常常「知難而退」的人,只會永遠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打轉。
內心真正強大的人,總是能推倒內心的牆,戰勝外界的困難,追求心中的自己。
心裡沒有了牆,前路就無可阻擋;心中沒有了礙,山川湖海皆可往。
內心不設限,人生才無限。
人生最好的樣子,莫過於敢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02
跳出勤奮的圈,脫離窮忙。
知乎上曾有個「窮忙人生」主題,網友@林冉 分享:
「我每天早上準時趕去上班,白天用盡全力忙工作,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回家,期盼某一天能改變人生。
然而日復一日重複的忙碌,就像在圓圈裡無限循環,看似很勤奮,卻感受不到任何改變。這種狀態真不知何時是個頭。 」
聽過這樣一句話:
“當你用盡了所有心力,還看不到任何效果時,這種勤奮就是無效的。你只有跳出這種狀態,才能知道如何改變。”
是啊,勤奮固然重要,但讓勤奮有效才是一個人的必修課。
跳出無效勤奮的圈,才能掌控勤奮的節奏,改變人生的走向。
《蛻變》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。
身為設計員,吉子每天不是忙著做設計圖,就是在跟客戶溝通。
每天下班路上,也要應付客戶的各種要求。
一段時間後,吉子突然意識到,雖然任勞任怨地忙碌著,卻沒看不到任何改變和成長。
自此,她開始跳出這個循環。
每天早上,在開始忙碌之前都會給自己15分鐘,反思自己的工作狀態。
在吉子不斷的調整下,每天都能給自己省至少2個小時「圈外」時間。
這些時間,她每天用來研究與客戶的溝通技巧,複盤工作上遇到的問題,然後有針對性去學習,去改進。
僅半年,吉子的工作品質和效率獲得領導讚賞,更成為公司裡顧客回頭率最高的員工。
人生路上,不是只管勤奮就有迴響,也不是一直忙碌就會奏效。
沒有思考,缺少複盤的忙碌,只不過是機械式的重複勞動。
真正優秀的人,都懂得跳出圈外看圈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