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《萬空歌》才明白,人生毫無意義,活著就好
小時候讀書,和尚念經,有口無心。
長大後讀書,你我都是曲中人。
明代才子悟空 ,寫了一首《萬空歌》,勸導人們要本分,別貪婪。
《萬空歌》和唐代張說寫的《錢本草》,被後人認為是治癒內心的良藥,讀懂了,藥到病除。
經歷了大半生,你再去思考,為什麼“什麼都空”,就會明白,人生毫無意義,能夠活下去就行了。
01
人在「天地」間:看看山水。
《萬空歌》中說:“天也空,地也空,人生渺渺在其中。”
北宋的蘇遼,經歷了烏台詩案之後,多次被貶。
從京城,一步一步走到了海南,家人也跟著顛沛流離失所。
到老了,在回京的路上,寫下:“問汝平生功業,黃州惠州儋州。”
別人嘲笑蘇遼被貶,蘇軔卻樂水樂山,寫下了《赤壁賦》等著作,成為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星。
人生最高的境界,不過是「看山還是山,看水還是水」。天地很大,人如微塵,行走在其中。
如果結局注定不太好,那就欣賞一路上的風景好了;如果目標無法抵達,那也享受過程就好了。
沒有結果的人生,往往是最好的人生,畢竟一路上的東西,都沒有錯過。
02
人在「日月」間:本是過客。
《萬空歌》中說:“日也空,月也空,東升西墜為誰功。”
「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,忽然而已。」這是多少人的共鳴?
小時候讀書,總是耐不住,覺得一堂課都很長。盼望快點長大。
長大了,發現自己“盼望長大”,真的很愚蠢。
別以為,活幾十百把年,真的很久。
把自己放到歷史中看,不就是過了一段時期。甚至你過的時期,都被歷史遺忘了。
比方說,在五代十國時期,一些國家的名字、皇帝的名字,都被遺忘了。甚至歷史課本里,關於期間的故事,都會忽略。
人,是時間的過客;歷史的微塵。正所謂,今人不見古時月,今月曾經照古人。
說直白一點,你活一百歲,一百多歲,還是要死去,沒有例外的。
聰明的人,會珍惜當下,享受當下。
日落了,不需要哭泣,也不要去追趕黃昏,而是慢慢欣賞晚霞;接下來,還能夠欣賞到月色。
03
人在「生活」間:幾兩碎銀。
《萬空歌》中說:“金也空,銀也空,死後何曾在手中。”
沒有錢,是寸步難行的。
在城裡,喝一口涼水都要花錢。
正因為花錢的地方多了,很多人就孜孜不倦地追求金錢,把慾望無限制地擴大。
但慾望膨脹之後,人會變得瘋狂,各種算計,巧取豪奪,都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