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底層人往來,不能犯這幾個“傻”,否則惹來是非
底層就是一個泥潭,既是各種情緒的垃圾桶,也是充滿內捲、爭鬥、是非、爾虞我詐、互相傷害的修羅場。
如果你身處其中,你會感覺到特別「壓抑」。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,並沒有什麼真感情,反而「底層互害」特別嚴重。
以至於不少人感慨,低品質的合群,不如高品質的獨處。
就算自己身處底層,也不要跟周圍的底層人合群,否則就會被他們拖累。唯有不斷提昇實力,往上爬,才能夠擺脫底層的泥潭。
實在沒得選,需要跟底層人往來,盡量多留心眼,謹小慎微。不然,對方就會纏上你,甚至傷害你。
跟底層人交往,千萬不要犯這幾個“傻”,否則惹來是非。
一、不要暴露自己的善意,否則別人會得寸進尺。
有一個小故事。
某中產A先生出門,遇到了一個乞丐,看他可憐,就給了他10塊錢。乞丐對此特別高興。
後續半個月,A先生每天都遇到這個乞丐,每天給他10塊。慢慢地,乞丐也就習慣了,認為A先生給他錢是「理所當然」的。
某一天,A先生錢包忘帶了,只有5塊零錢,就給了乞丐。乞丐對此特別生氣,就站起來想要毆打A先生。幸好A先生跑得快,躲過了一劫。
A先生不理解,我每天都幫助這個乞丐,為什麼今天只是少給了5塊錢,他卻對我滿懷怨氣呢?
越是極度貧窮的人,越沒有任何的感恩之心。就算你天天幫助他,他也會得寸進尺,認為你幫他是「理所當然」的。
有一個極度類似的觀點「你有錢就該幫助窮親戚」。妥妥的道德綁架。對於這些人,千萬不要暴露善意,而應該敬而遠之,避免被他們得寸進尺。
二、不要勸他們,而應該放下助人情結,尊重他人命運。
有一天,孔子帶著子路外出。途中飢腸轆轆,孔子就讓子路去某個小店買點吃的。
小店的老闆沒啥文化,但喜歡吹屌。看到子路是讀書人的模樣,就跟子路說,要是你能回答我一個問題,那我請你吃飯。子路答應了。
老闆在手心上寫了一個「真」字,就問子路,這是什麼字?
子路不帶猶豫,直接回答這是「真」字。老闆很生氣,就反駁子路,這是「直八」。為此,這兩人吵了起來。
看到他們發生了爭執,孔子走了過來,問老闆發生了什麼事。老闆一五一十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。孔子立刻就說,這不是“真”,而是“直八”,是子路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