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現一個現象:收入1萬以下的夫妻,吵架大都為了錢;收入1萬以上的家庭,吵架基本上是因為...
![發現一個現象:收入1萬以下的夫妻,吵架大都為了錢;收入1萬以上的家庭,吵架基本上是因為...](/photo/articlePhoto/163013/photo_16301320250211134414.jpg)
談錢,最能檢驗夫妻關係
前幾天,家裡準備為二叔家的小孩辦滿月宴,結果二叔和二嬸因為錢的事爭吵起來。
二叔覺得應該把滿月宴辦得風風光光,畢竟這是家裡的大喜事,可二嬸覺得他們每個月的收入都不到1萬塊,不能打腫臉充胖子。
二嬸紅著眼眶說:“你就知道要面子,咱們每個月賺那點錢,還得過日子呢。”
二叔卻梗著脖子說:“滿月宴當然得辦好,不然親戚朋友們會怎麼看我?”
兩人越說越激動,爭吵聲越來越大,讓原本喜慶的氣氛變得有些尷尬。
這邊二叔和二嬸的爭吵還未平息,那邊大姑和姑父又起了爭執。
大姑操持家務,姑父是搞工程的,月收入好幾萬,經濟條件相對較好。
在商量給二叔家隨禮的時候,大姑提出要隨一份大禮,給弟弟撐場子。
姑父卻不樂意了:“意思到了就行,咱們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。”
大姑委屈地說:“這麼多年了,什麼都聽你的,我在這個家就沒有一點發言權嗎?”
姑父立刻板起臉:“你懂什麼?在這種大事上,當然得聽我的。”
我連忙跑去安慰大姑,可姑父不肯讓步,就這麼僵持著……
談錢,往往能成為檢驗夫妻關係的一面鏡子。
現實中,不少原本恩愛的夫妻,因金錢爭執不下,甚至反目成仇。
隨著生活經驗的增加,我們慢慢會發現:收入1萬以下的夫妻,吵架大都為了錢;收入1萬以上的夫妻,吵架基本上是因為一方很強勢。
收入低的夫妻,吵架的矛盾大都集中在「金錢分配」上;
收入高的夫妻,吵架的矛盾大都集中在「權力分配」。
其實真正和諧的夫妻關係,並不取決於收入水平,更在於夫妻雙方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理解和尊重。
都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
而幸福家庭的相似之處,往往在於夫妻間彼此謙讓,在平凡的日子裡相濡以沫。
來源:視覺中國
決定婚姻幸福的不是金錢,而是品行
三毛曾說:
愛情,如果不落實到穿衣、吃飯、數錢、睡覺和談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裡去,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。
幸福長久的婚姻不是靠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和衝動,而是靠紮根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
電視劇《幸福到萬家》中,何幸福與王慶來婚後在農村生活,家裡經濟條件很不好。
王慶來負責種地,何幸福在操持家務之餘還想著種大棚來增加收入,但其間受到村霸欺負,大棚被佔。
何幸福想為家裡爭取權益,卻得罪了全村人,不少人在王慶來面前說三道四。
但王慶來始終沒有埋怨妻子,為了保護何幸福,王慶來決定和妻子一起進城打拼,從頭再來。
《幸福到萬家》劇照
初到城市,王慶來當保安,何幸福在律所做保潔,他們一起努力賺錢,想在大城市安家。
何幸福努力學習法律知識,不斷提升自己,從清潔做到前台,再做到行政助理,收入逐漸提高。
而王慶來因為自身性格和能力的問題,丟了保全的工作。
身邊人都覺得王慶來配不上何幸福了,可何幸福始終覺得他們是患難夫妻,鼓勵他振作起來。
後來何幸福決定回村開客棧,王慶來負責做一些體力活,夫妻二人共同努力,客棧生意越來越好,生活條件也逐漸改善。
何幸福也帶領村民發展旅遊產業,成為村裡的女企業家,王慶來也成立了果蔬合作社,幫助大家致富。
他們兩人有責任、有擔當,在共同奮鬥中看到了彼此的閃光點,互相扶持著,把日子過得蒸蒸日上。
其實夫妻之間,不管有錢沒錢,都應該互相理解與包容。
在生活的瑣碎中,理解對方的壓力與疲憊,包容彼此的缺點與錯誤。
沒錢時,不抱怨生活的困苦,攜手共進,為家庭的未來打拼;
有錢時,不忽視對方的需求,同舟共濟,攜手共創幸福生活。
真正的婚姻,不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,而是源自於雙方良好的品行。
困頓時不離不棄,富足時相伴相守,無論貧富,都能以善良包容之心對待彼此。
在金錢面前,一定要守得住初心,耐得住清貧,穩得住富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