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老前輩告訴我:記住這10個教訓,可以少走彎路

人生之事,基本上都是「吃一塹,長一智」。
有些事,沒經歷過之前,誰都不懂。可要是有所經歷,基本上都會恍然大悟。
最好的老師,不是某個人,而是生活。生活,終究會告訴我們世道、人心的真相。
一位老前輩告訴我,經歷了一輩子,才總結出這10條人生教訓。滴滴血汗,點點心酸,讀懂了,才能少走彎路。
01
有事沒事,少發朋友圈少炫耀。
發朋友圈,顯擺自己過得有多好,這不是明智的選擇,恰恰是「四處樹敵」的開始。
在這個世界上,除了你自己,其他人都不希望你過得好。你的好,在別人看來,終究顯得無比刺眼。羨慕嫉妒恨,也就由此而生。
與其炫耀顯擺,不如做人低調。低調,或許無法為自己帶來面子,但一定可以減少仇怨。
02
越是接觸熟人,越要學會拒絕。
熟人之間,最喜歡打「感情牌」。
親戚找你借錢,你本來不想藉,但親戚打了感情牌,非要逼你借,不然就是你不講感情。等到了還錢的時候,親戚依舊打感情牌,拖著不還錢。
可見,不懂得拒絕熟人,總是被「感情綁架」牽著鼻子走,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03
回答金錢問題,盡量取平均數。
別人問你,今年賺了多少錢,你會如何回答?
無論你賺得多,還是賺得少,回答類似的問題,最好取「平均數」。比如說,平均薪資四五千,那我們就回答月入四五千。
之所以取平均數,就是為了不得罪人。畢竟,金錢問題很敏感,你說得多,或說得少,別人都不會有好態度。
04
生氣的時候,深呼吸,少衝動。
越是脾氣上頭,越是容易跟別人罵架,甚至打架。
人生大部分的悲劇,都是脾氣上頭導致的。人在發脾氣的時候,會失去理性,做出極端、愚蠢之事。
生氣的時候,盡量深呼吸,保持一定的理性,避免過度衝動,闖出大禍。
05
焦慮的時候,多外出,少宅家。
你有沒有一種感覺:越是待在家裡邊,越是容易胡思亂想。
因為家裡邊過度狹隘,當事人就容易以狹隘的思考問題,越想越氣,越想越心緒紊亂。
有時間的話,可以外出走走,散散心。離開狹隘的空間,接觸廣闊的天地,心境會得到一定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