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家庭付出,也要守住這幾條底線,不然會被辜負

為家庭付出,也要守住這幾條底線,不然會被辜負
value101 2025-03-20 檢舉

一個人最大的心酸,莫過於辛苦為家庭付出多年,竟然被辜負了。

付出,不該換來收穫嗎,為什麼還會被辜負呢?因為「無原則」付出,犯了人性的忌諱。

可以這樣理解。愛哭的孩子有糖吃,乖巧的孩子沒糖吃。

愛哭的孩子,有他們的底線,遇到無法接受的事兒,就痛哭。這時候,大人為了安慰他,就會給他糖吃,哄他高興。

而乖巧的孩子,沒有任何底線,即使遇到無法接受的事兒,都逆來順受,毫無反應。這時候,大人就會認為,他的乖巧是「理所當然」的。

為家庭付出,千萬不要盲目,而應該守住這幾條底線,否則身邊人就會辜負你。

 

一、責任“分明”,不要大包大攬。

一個思考迷思:我是家庭的一份子,家庭所有的責任,都跟我有關。

螢幕前的你,第一時間看到這番話,一定認為沒錯。其實,當你仔細思考裡邊的邏輯,你會發現,它就是妥妥的思維迷思。

一個家庭由老人、丈夫、妻子、孩子組成。不同年齡層的人,有不同的責任,小孩子可以承擔長輩的責任?顯然是不可能的。

這就牽涉到「責任歸屬」的問題。 最典型的,就是「男的賺錢養家,女的相夫教子」。男人的責任,就是賺錢;女人的責任,就是管理家事。

如果一個女人既要賺錢,又要相夫教子,還要為家庭衝在最前邊,那這個女人的往後餘生,必然悲催,也被人辜負。因為身邊人都認為,你牛逼,那你就多做點事。

人在家庭,要明確自己的責任歸屬。只是承擔屬於自己的家庭責任,而別人的家庭責任,理當由別人來承擔,我們就不要干涉太多了。

 

二、遇到任何事兒,都要提出自己的「意見」。

上文談到,誰過分“逆來順受”,誰就會被人視為“理所當然”。

就跟穿衣服一樣,今天20度,沒必要穿棉裊,但身邊人還是給了你一件棉襖。如果你不提出自己的意見,不就只能穿棉裊了嗎?

就跟出錢買家具一樣,你不喜歡這種款式,但你不說出來,別人就會默認你喜歡這種款式。到最後,你不就花錢買了個寂寞嗎?

嘴巴長在臉上,就是用來說話的。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,最好及時說出來。特別是在家庭當中,不要總是遮遮掩掩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